2024-0526 海興步道-海龜岩-中山峽谷步道-外木山國旗嶺-大武崙山(砲台)-老鷹岩-情人湖
海興步道全長約1公里,位於澳仔漁村與情人湖公園之間, 在日據時期是當地漁民通往基隆市區,運輸魚貨及採買日用品的「魚路古道」~ *海龜岩位於基隆外木山海邊,圓圓的大眼睛配上坑洞斑紋,讓不少民眾驚呼非常傳神~ *中山峽谷步道是昔日外木山、大武崙村民翻山越嶺至市區採買民生用品的古道,由大武崙山鞍部通往基隆中山區,沿著峽谷森林而行故又名為「中山峽谷森林古道」~ 因開闢公路而荒廢多年,退伍老兵周立正老先生耗費三年時間獨自以鋤頭鐮刀修建而成~ 後來再度荒廢多年,由山友施先生及大慶社區陳先生除草清理,重新開通~ *外木山國旗嶺,海拔175公尺,無基石~ *大武崙山,海拔231公尺,三等三角點NO.819,台灣小百岳#003~ *大武崙砲台,又稱大武崙堡壘,可西瞰情人湖,北俯大武崙澳,東望基隆港及東海, 因其地勢險要而成為守基隆港西側的重要據點, 清英鴉片戰爭以及清法戰爭時,清朝政府均曾派兵駐防~ *老鷹岩(鷹嘴岩),海拔177公尺,岩石上有省府地政處測量局四等控制點GA09, 遠觀即可,切勿跨越圍欄攀登大石,具有高度危險性~ *情人湖原名「五叉碑」,園區內有環湖步道、環山步道、情人吊橋、涼亭、觀景平台等設施, 步道兩旁林木蓊鬱,漫步其中享受芬多精森林浴的同時,亦可欣賞湖光山色,相當詩情畫意104
2024-05-26

2024 (發表 91 篇) 最吸睛
文

2024-0203真聖宮-橫斷古道-興福寮步道向天山火燒山面天山向天池-興福寮新稜-水管路縱走
感謝熱心山友山伏天開路整徑及架繩造福山友~本行程不是一般的親山步道路線,有點難度,請務必下載GPX檔備用並結伴同行,對於向天山及面天山附近山域不熟悉的新手,切勿獨行,以策安全~行進路線:真聖宮-巴拉卡舊水管路-好漢坡步道-誤闖興福寮農場-走出來外面後重新再走巴拉卡舊水管路-中途又誤闖舊的艱難路線-找不到路再退回-續行橫斷古道西線-興福寮步道0.4K叉-興福寮步道-向天山池山-向天山-火燒山-面天山-向天池-興福寮新稜-興福寮水管路-橫斷古道東線-興福寮步道0.4K叉-興福寮步道-真聖宮 今天屬探路性質,因為沒有找到可供參考的GPX檔,打算視情況機動調整動線,文末的下載航跡有完整版及LIGHT版(刪除誤走路線),請自行斟酌下載參考 巴拉卡水管路建於大約民國五十七、八年,從巴拉卡公路6.1K取水,一路經楓樹湖、山子頂、白石腳、糞箕湖、樹興淨水廠、興福寮到北投復興三路,原供北投地區使用,現只通到糞箕湖、白石腳一帶~糞箕湖到興福寮之間有許多崩塌路段,必須很專注,不太好走~*橫斷古道係興福寮開墾時,開墾地所留下道路與遺跡,但多年前經過了一次大豪雨,土石流摧殘,古道路徑流失,資訊就變得很稀少~山伏天山友長期投入開路架繩作業,真是由衷佩服!!*興福寮步道為「面天山-向天山步道」其中一段,是昔日北投地區與北新莊往來的一條古道,從興福寮真聖宮至向天池長約1.6公里,共1890階花崗石階,沿途林蔭茂密~*向天池山,海拔881公尺,淡岳1號基石~*向天山,官方版為海拔949公尺,無基石~ *向天山的基石位於芒草叢中,海拔946公尺,北市精幹點市249基石~*火燒山,海拔895公尺,北市精幹點市248基石~*面天山,海拔977公尺,三等三角點NO.1100~*向天池位於向天山西側,是陽明山最為完整的火山口,池的形狀為漏斗狀,直徑370公尺,深130公尺,底部平坦,旱季時向天池呈乾涸狀態,池底長滿了禾本科草類,較低漥的部分則是生長著代表溼地逐漸陸化的燈心草,雨季過後水深可達5公尺,偶爾可見到台北樹蛙在此棲息,也提供俗名「豐年蝦」的鵠沼枝額蟲繁殖環境,是一處動植物生態極為豐富的特殊地理資源~開車: 北投稻香路 國華高爾夫球場 小坪頂農家菜右轉小坪頂路 淡水興音寺遇叉路右轉 格林馬術中心 興福寮農場 興福寮真聖宮2024 網友最推
文

2024-0228 台北市北投區 東昇步道-風尾步道 O型 (開車順遊 住六公園&白雲瀑布)
北投十八份地區是知名的賞櫻景點~ 每年櫻花季來臨,總是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賞櫻健行,舒展身心 今天原本打算開車在陽明山區到處繞繞追櫻,並沒有想要爬山或健行 第一站先到最近很夯的住六公園,接著到白雲瀑布,再由紗帽路往山下開,沿途看到美麗的櫻花就停下來走走,後來覺得這樣實在說不過去,還是去東昇步道及風尾步道散步走走~因為山櫻花的花期已經接近尾聲,對於花況並沒有太大的期待,但沒想到還是有櫻花可賞,尤其是墨染櫻盛開,也算是意外的收獲2024 最多迴響
文

2024-0106 卯澳-福連國小放羊路-福卯古道北線-隆隆山腰古厝群-隆隆山-隆隆池-福卯古道中線 O型
卯澳漁村地處東北角,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村內有坑內溪、豬灶溪、榕樹溪等三條小溪貫穿, 昔日因水源充沛,公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稻田、漁產更是豐富,稱得上是魚米之村 福連國小放羊路以前是一大片的青青草原,隨著時代變遷,草原已被九節木等植披掩蓋,看不見昔日風光~ *福卯古道原名隆隆古道,是福隆荖寮坑和卯澳間的越嶺古道, 在北部濱海公路未開通前是福隆通往卯澳的重要道路~福卯古道共分為北、中、南三線,中線為稜線山徑,距離最短,北線和南線大部份山徑都是沿溪谷而行,雖然溪水不多,甚至很多都是乾溪溝,但是伴著山風仍可感到陣陣清涼 *下坑、中坑、頂坑…等位於隆隆山腰的聚落因人口外流,梯田荒廢,古厝也已廎頹,甚是可惜 *三叉峰,海拔426公尺~ 位於隆隆山,萊萊山及隆林山三叉路口附近 *隆隆山,海拔433公尺, 三等三角點NO.977 *三角埤(隆隆池),面積不大,水生植物豐富,池景優美~ 聯合艦隊「雪山尾稜風華再現」系列修徑活動,將雪山尾稜以及相關的古道和古厝的路徑修整,造福山友,得以暢遊山林以及緬懷先民胼手胝足的艱辛~有幸生活在現代物資充足及衣食無憂的我們,更應感恩惜福~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107 猴硐瑞三本礦-柴寮古道-一通坑-烏塗窟古道-周家古厝-周館長上學路-碩仁國小
1934年日本三井財團認為煤礦的礦源枯竭,放棄開採, 李建興則認為仍有煤礦可採,遂承租三井的礦場,與弟弟們開設「瑞三鑛業公司」, 選定瑞芳、侯硐一帶作為當時臺灣煤礦產業的重要據點, 巔峰時期,瑞三煤礦曾產生全臺灣產量最大的煤礦,也是全台灣最大的煤礦公司~ 隨著石油取代燃煤,鐵路電氣化,使煤礦需求量銳減, 1990年5月1日,瑞三煤礦宣布全面停產~ *柴寮古道、烏塗窟古道和中坑古道, 是早期猴硐地區的柴寮仔、烏塗窟、中坑、五分寮…等山區聚落之間的聯絡道路~ *周館長上學路的正式名稱為「周朝南烏塗窟跳石流水上學路」, 是礦工文史館周朝南館長兒時上學路徑,已埋沒於荒煙蔓草中數十年, 經暖曦生態健行協會和拾穗步道協會..等除草修徑,找尋周舘長的祖厝, 不僅是幫周館長尋回童年記憶,也是感動山友的重啟歷史傳承之路, 這趟投入自然山林懷抱的旅程,舒展身心,見證臺灣煤礦的發展, 及懷舊的地理人文,令人流連忘返,是不可多得的優質半日行程91
2024-01-07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113 台北市北投區 立祥商店-中正山群峰-頂湖山群峰 O型
今天是選舉日,天氣極佳,早上去投票,下午就近到後山去走走,中正山和頂湖山群峰,行程名稱好像很威,其實不會太累,是很不錯的半日行程 *中正山東南峰,海拔420公尺,北市地測精幹點市266 *中正山(十八份山,彌陀山,大竿林山),海拔646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北市三角點10號,兩顆基石距離不到十公尺 *中正山北峰,海拔763公尺,北市地測精幹點市255 *頂湖山西南峰,海拔589公尺,北市地測精幹點市263 *頂湖山北峰,海拔691公尺,北市地測精幹點市257 *頂湖山東北峰,海拔658公尺,北市地測精幹點市244 *頂湖山(泉源山) ,海拔662m公尺,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NO.16166
2024-01-13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120 新北市雙溪區 政光一號橋-牡丹煤礦遺址-貂山古道舊路-無緣之墓-貂山古道 O型
貂山古道又名「無緣之墓登山步道」,全長約2700公尺,日治時期為運送礦產之輕便車路, 同時亦為來往瑞芳、九份、牡丹、雙溪從事買賣的必經之路~ 古道上「無緣之墓」的解說牌上寫著四種可能的傳說版本, 道盡當年礦工業的心酸史,已成為最淒美的傳奇故事~ *牡丹煤礦位於牡丹三貂慶雲宮附近,其前身為台灣工礦公司轄下的定福礦場, 民國49年4月讓與牡丹煤礦公司經營,至民國69年10月21日解散, 遺有牡丹三坑、武丹新坑及牡丹六坑~ *牡丹坑金鑛山原隸屬臺金公司,民國36年6月由李建興承租,組織瑞三金鑛股份有限公司, 延續日治時代所留下在三貂溪(牡丹坑溪上源)兩岸的鑛場,即現今貂山古道兩側一帶, 設牡丹坑鑛務所,主要有瑞三一坑、三坑、本山五坑、六坑,直到民國70年代封坑~ 隨著歲月的更替,這些礦坑遺址已埋沒於荒煙蔓草中,鮮有人知, 世居於牡丹十三層的資深礦工劉進士先生, 邀請暖曦生態健行協會,拾穗步道協會和藍天隊…等山社協助除草修徑, 期待將這些神秘礦坑的面紗一一揭開~ 目前路線仍在持續清整理中,有些路徑還沒有釘指標及說明牌, 今天只走布條明顯以及架繩完成的路徑,待以後完全開通,再來走全程~ 今天經過劉先生家時,他還特地幫我們解說,真是感謝~ 在無緣之墓休息時巧遇許久不見的馬克,格外開心,正所謂【無緣之墓巧遇有緣之人】78
2024-01-20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127新竹縣芎林鄉 龍鳳連稜2.0版(鄧雨賢公園-倒別牛山新徑上中坑山飛鳳山P字縱走)
龍鳳連稜是2020年由新竹山友們所開發的郊山縱走路線,非常受到歡迎~ 客家人稱長形的山脈為龍脈,出口為蓮華寺的犁頭山稜線就是一條龍脈, 而飛鳳山的稜線也非常優美,將這兩條稜脈結合為龍鳳蓮(連)稜縱走, 沿途風景優美,視野佳,全長約22公里,是一條很適合辦團的優質郊山健走路線~ 但是這兩條稜脈,文林古道到中坑古道之間並無山徑可串連, 要踢5~7公里的馬路(視行進路線而定),有點美中不足~ 2022年邱義春,林啟霑及劉慶豐等山友們,已經進行多次的路線的探勘, 2023年竹塹山徑探勘隊啟動龍鳳蓮稜2.0版改善路線(倒別牛山段-羅屋上中坑山) 開闢倒別牛山新徑,將文林古道與飛鳳山中間的山徑連接 經過七次清理,架設繩索,釘牌及綁布條,終於在2024-01-22完成全線暢通~ (第八次清理時,發現板根森林區的板根數量驚人,將會持續進行清理板根森林區) #感謝竹塹山徑探勘隊山友們無私付出,開通如此優質的郊山健走路線 #沿途有許多的板根樹,簡直是板根新樂園,喜歡板根樹的朋友千萬別錯過~ #此路徑將列為竹塹山徑探勘隊2024.02.14走春行程,歡迎各登山社團組隊参與~ 「台灣歌謠之父」的音樂家鄧雨賢,曾在芎林國小任教,他創作歌曲無數, 如「望春風」、「雨夜花」等名曲,至今仍傳唱不歇,地方為感念他,特興建音樂文化公園~ *倒別牛山,海拔168公尺,無基石~ *中坑山又稱王爺坑山,海拔462公尺,二等三角點No.1050,小百岳排名27~ *飛鳳山,海拔423公尺,省府地政處測量局三等控制點NO.S151~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128 新北市雙溪區 柑腳泰發煤礦(雙溪煤礦)遺跡-赤皮崙古道
泰發煤礦位在雙溪區位於長源里赤皮崙, 從民國43年開採強粘結原料煤,可用來煉焦, 礦場下方設有一座蜂巢式煉焦窯,稱為「泰發炭窯」 雙溪煤礦係承受泰發煤礦再合併外柑腳煤礦,開採至民國68年收坑 *赤皮崙古道是昔日出入到十分寮及經灰窯到望古的重要保甲路古道, 目前官方定線的淡蘭古道中線有部分是用山徑來取代原先的古道~ (謝謝藍天隊江隊長告知在地人添丁大哥所提供的資訊) 原計劃是按航跡走O型路線的,但是內柑腳17號主人不同意借道通過, 只好改變路線,改成倒著走,逛完遺跡後再由再北38道路經嗎哪山莊走回威惠廟~ 然而前往泰發瀑布時發現,附近的山徑路況良好,實在很好奇這路到底是通到那裡? 於是就把這條路走一圈,原來這是[赤皮崙]古道,也因此回程改走赤皮崙古道回威惠廟~ 感謝內柑腳17號主人不給過,才能讓我發現其他路線, 為了搞清楚赤皮崙古道要如何連接,有些路段重覆走二至三次, 因此重新整理行進建議路線如下,供有意前往的山友參考: 威惠廟→泰發炭窯→溪畔保甲路→土地公山橋→太發橋→水濂洞瀑布→煤礦遺址 →洗煤出水口→折返→厠所→過溪→泰發瀑布→赤皮崙4號→赤皮崙古道 →長源橋→長源福德祠→威惠廟 開車: 國道1號接台62快速道路暖暖交流道下,續行基福公路(台2丙)往雙溪, 出平雙隧道後約13.2K左轉進入平雙產業道路(北38道路), 北38道路約9.6K處右轉祥柑橋,接雙柑公路(北42道路), 北42道路約29.5K處即抵柑林國小及雙溪威惠廟~ 大眾交通: 雙溪火車站搭781 公車往長源,於終點長源站下車61
2024-01-28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203真聖宮-橫斷古道-興福寮步道向天山火燒山面天山向天池-興福寮新稜-水管路縱走
感謝熱心山友山伏天開路整徑及架繩造福山友~本行程不是一般的親山步道路線,有點難度,請務必下載GPX檔備用並結伴同行,對於向天山及面天山附近山域不熟悉的新手,切勿獨行,以策安全~行進路線:真聖宮-巴拉卡舊水管路-好漢坡步道-誤闖興福寮農場-走出來外面後重新再走巴拉卡舊水管路-中途又誤闖舊的艱難路線-找不到路再退回-續行橫斷古道西線-興福寮步道0.4K叉-興福寮步道-向天山池山-向天山-火燒山-面天山-向天池-興福寮新稜-興福寮水管路-橫斷古道東線-興福寮步道0.4K叉-興福寮步道-真聖宮 今天屬探路性質,因為沒有找到可供參考的GPX檔,打算視情況機動調整動線,文末的下載航跡有完整版及LIGHT版(刪除誤走路線),請自行斟酌下載參考 巴拉卡水管路建於大約民國五十七、八年,從巴拉卡公路6.1K取水,一路經楓樹湖、山子頂、白石腳、糞箕湖、樹興淨水廠、興福寮到北投復興三路,原供北投地區使用,現只通到糞箕湖、白石腳一帶~糞箕湖到興福寮之間有許多崩塌路段,必須很專注,不太好走~*橫斷古道係興福寮開墾時,開墾地所留下道路與遺跡,但多年前經過了一次大豪雨,土石流摧殘,古道路徑流失,資訊就變得很稀少~山伏天山友長期投入開路架繩作業,真是由衷佩服!!*興福寮步道為「面天山-向天山步道」其中一段,是昔日北投地區與北新莊往來的一條古道,從興福寮真聖宮至向天池長約1.6公里,共1890階花崗石階,沿途林蔭茂密~*向天池山,海拔881公尺,淡岳1號基石~*向天山,官方版為海拔949公尺,無基石~ *向天山的基石位於芒草叢中,海拔946公尺,北市精幹點市249基石~*火燒山,海拔895公尺,北市精幹點市248基石~*面天山,海拔977公尺,三等三角點NO.1100~*向天池位於向天山西側,是陽明山最為完整的火山口,池的形狀為漏斗狀,直徑370公尺,深130公尺,底部平坦,旱季時向天池呈乾涸狀態,池底長滿了禾本科草類,較低漥的部分則是生長著代表溼地逐漸陸化的燈心草,雨季過後水深可達5公尺,偶爾可見到台北樹蛙在此棲息,也提供俗名「豐年蝦」的鵠沼枝額蟲繁殖環境,是一處動植物生態極為豐富的特殊地理資源~開車: 北投稻香路 國華高爾夫球場 小坪頂農家菜右轉小坪頂路 淡水興音寺遇叉路右轉 格林馬術中心 興福寮農場 興福寮真聖宮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217 陽明山七炭窯-三山(內寮崙-菁礐山-竹篙山南峰)-竹篙山山腰路-松石草原連走
陽明山區的炭窯遺址眾多無數,熱心的余崗及Bingoben..等山友,在菁山到內寮之間找出七座炭窯並且進行炭窯路的開闢整修~ 2024.01.11陽明山七炭窯連走的首發團完成後公布航跡(絹絲瀑布站進內寮站出)~ 原參考行程的時間約半天可結束,然而此區還有很多山徑是以前沒有走過的,因此將行程改成逆向走,由內寮出發,探訪完七座炭窯後,回程不從溪內古道出絹絲瀑布步道,續行竹篙山山腰路經松石草原回到內寮站~行進路線: 內寮站-第二登山口-#7內寮崙炭窯-#6溪谷炭窯-#5血藤炭窯-#4菁礐炭窯-菁礐山(竹篙山西南峰)- #3菁山炭窯-忘憂南北草原-#2忘憂炭窯-#1絹絲炭窯-竹篙山山腰路-松石草原-竹篙山南峰-內寮崙(竹篙山南南峰)-內寮站69
2024-02-17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303 桃園市蘆竹區 南天宮-南崁山-五酒桶山-山鼻山 O型
五酒桶山遊憩區位於蘆竹區內厝里南天宮後方,以五個堆疊在一起的陶瓷酒甕為標誌, 五酒桶山步道多為原始的土石路面,不會太陡峭,但是分叉支線眾多, 行走蜿蜒又曲折的步道,還是會讓人汗流浹背,達到運動的效果, 可安排多變化的組合路線,是一條很適合郊遊踏青的步道~ 行進路線:南天宮→森林浴步道→南崁山→森林浴步道→五酒桶山→知性步道→崙頭福德祠→海山之路→愚公花園→獅子頭瞭望臺→穿山甲之路→環山之路→山鼻山(觀景台)→擎天草坪活動區→念祖寮林間棧道→六福步道→南崁山→蕃子厝步道→南天宮38
2024-03-03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310 新北市深坑區 向天湖10號-向天湖古道-筆架山南北峰-昇高坑山-麻竹寮山 O型
向天湖古道是昔日由向天湖聚落登筆架山的山中小徑~ 向天湖目前仍有幾戶人家在這片山區種植水稻、蔬菜、竹筍、野薑花等農作物~ 筆架山南峰,海拔585公尺,無基石~ 筆架山北峰,海拔580公尺,無基石~昇高坑山,海拔355公尺,未列名基石84-487號~麻竹寮山,海拔213公尺,殖產局圖根三角補點 本行程的前段及後段是和緩好走又輕鬆愜意的路線,而中段由向天湖古道上筆架山鞍部再由7號救援樁下往昇高坑的山徑,非常陡峭,拉繩攀爬不斷,精彩刺激!!57
2024-03-10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324 新北市雙溪區 嶺頭觀日步道-內文秀坑-九份坑山-西九份坑山-南天宮-雙溪車站
嶺頭觀日步道全長約1400公尺,位於新北市雙溪區和貢寮交界, 因此可稱為貢寮觀日登山步道或雙溪嶺頭觀日步道~ *觀日峰,海拔194公尺,省府四等控制點GA16~ 觀日峰為嶺頭觀日步道的最高點,視野展望極佳,是昔日雙溪八景之一(嶺頭觀日勝景)~ *九份坑山,海拔301公尺,三等三角點NO. 1074,雙溪水源保護區界20~ *西九份坑山(新基山),海拔129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西九份坑山前峰,海拔110公尺,新北市政府地政局G654加密控制點 今天的行程係參考藍天隊2014.03.23的O型行程, [南天宮~西九份坑山~九份坑山~文秀坑清水巖~嶺頭觀日步道~三叉港慈安宮~雙溪車站] 我們不想踢馬路,故捨棄後半段行程,直接搭F811免費公車到嶺頭觀日站再逆向走回雙溪火車站~ 今天輕鬆慢走,凡遇到可休息的地方都充份利用休息,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 在西九份登山口休息時才驚覺居然已經過了4小時~ 從西九份坑山登山口到西九份山的稜線路徑落差不大,平均高度在海拔155公尺左右, 但是一路接連不斷地上上下下,剛開始還覺得輕鬆愉快,但走到後來心想怎麼還沒到呀? 結果真的如指標所示約90分鐘才到西九份坑山,最後共計約7小時完成9.5公里的行程~ 今天很開心能巧遇山友阿福伉儷,感謝他們夫婦常期默默付出,清理山徑造福山友~ 並且巧遇[山旅狐蹤]的板主山友以及其他前來造訪的山友們,開心打招呼~ 目前路徑暢通,路況良好,歡迎大家來走走72
2024-03-24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330 淡蘭古道北路 (福隆車站-福隆星巴克-龍門吊橋-鹽寮-吳沙墓-澳底媽祖廟)
淡蘭古道建於清代時期,為淡水廳到噶瑪蘭廳間(現今台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 澳底和福隆之間的淡蘭古道北路是早期先民所走的臨海之路, 這段路因為已經變成濱海公路或自行車道,所以一直興趣缺缺而未成行 今天抵達福隆火車站時,天公不作美,怕山路泥濘,決議取消登山活動,改成從福隆健走到澳底,補齊這一小段殘缺的淡蘭古道北路歷史軌跡42
2024-03-30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405 新北市五股區 五股三山O型 (五股坑山-御史坑山-五股山)
清明節剛好安排非常應景的五股三座小山~這三座山的共通特點是附近都有墓園,屬”夜總會”觀光行程~其中兩個基點是在竹園裡,另一個離竹園也不遠,竹園的路徑不是特別明顯,難免會走錯,有意造訪的山友,請務必備妥GPX參考,以免迷航~*五股坑山,海拔224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位於竹園中,無展望~*御史坑山(牛屎坑山),海拔11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位於竹園中,無展望~*五股山,海拔65公尺,台北縣三角點354-027,基石位於產道叉路口,無展望48
2024-04-05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420 清天宮-外人別莊-面天坪石屋群-面天山系縱走
清天宮通往二子坪的面天向天山步道是非常熱門的健行路線,來來往往的山友眾多,但大都不會注意步道附近有「大屯山石屋群」及「面天坪石屋群」等遺址,實在很可惜 「外人別莊」又稱「大屯山石屋群」,是當年各國宣教師為避暑而向當地居民租借的石屋,這些石屋約有7間,如今只剩斷垣殘壁,有些已被地主拆毀或改建成宮廟 「面天坪石屋群」遺址位於大屯西峰與面天山之間的鞍部,這些恰巧也是約有7間,有學者認為此區石屋屬於凱達格蘭族「大屯社」的舊址,但另有學者主張石屋群應陸續建於 19 世紀至 20 世紀,依照建築結構與改建型式判斷,這些石屋主要可區分為住家,茶寮與牛舍…等用途,建造者若非漢人亦為漢化甚深的原住民87
2024-04-20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428 劉銘傳隧道-獅球嶺砲台-鹰巢砲台-南榮山-三坑車站
劉銘傳隧道(原名獅球嶺隧道)位於基隆市安樂區崇德路129號旁, 於1890年8月完工,隧道全長約235公尺,為基隆市市定古蹟, 為台灣第一座鐵路隧道,亦是目前唯一僅存的清代鐵路隧道 獅球嶺砲台為基隆市市定古蹟,興建於清光緒十年,位於基隆港南方, 因其地勢高,視野良好且位居內陸,成為基隆港的重要防線~ 獅球嶺砲台格局為西、中(主)、東三處區域,今日古蹟保存範圍以中(主)砲臺為主~ 西砲台和東砲台仍有待基隆市政府的整修計畫,希望能早日恢復全貌 獅球嶺西砲台山,海拔105公尺,基工四等三角點No.2~ *獅球嶺北峰,海拔110公尺,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 *獅球嶺砲台山,海拔120公尺,基石位於碉堡上,共有三顆, 環山16號基石、P155基石、不知名基石~ *獅球嶺東砲台山,又稱獅球嶺山、三坑山,海拔155公尺, 有2顆基石,分別是基隆市府設立的都主09基石,以及位於碉堡上的高速圖根點 A024 基石~ *獅球嶺東砲台所在的山頭名為「鷹巢」,因此法軍才會稱之為「鷹巢砲台」~ *南榮山,又稱竹子嶺尾山,基市府圖根補點第四號基石 封閉多年的劉銘傳隧道即將從5月1日開放預約導覽,今天是自由參觀的最後一天, 早上還下著細雨,先到劉銘傳隧道參觀,再決定後面的活動, 後來轉為陰天,山路也不太泥濘,就一路從獅球嶺砲台步道走到三坑火車站 因為路不熟,才會選擇搭公車到這裡,再走到劉銘傳隧道~ 從基隆火車站南站走到劉銘傳隧道,和等候及搭乘公車再走上去所花費的時間其實是差不多的48
2024-04-28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505 丹裡山-外文秀坑山-水返港山-貢寮山
*丹裡山,海拔74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外文秀坑山,海拔186公尺,鑛務課第430號 *水返港山,海拔162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貢寮山,海拔60公尺,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 這四座貢寮的小山由北到南呈一直線排列,海拔都不高,但都一路上上下下,總上升及總下降都是大約420公尺,很平均,無論是那一側開始爬都佔不到好處,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小山,天氣太熱或下雨泥濘時,也是會讓人走到噓累累的哦~ 感謝山友阿福夫婦,藍天隊及聯合艦隊合力清理路徑,造福山友68
2024-05-04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511 福隆車站-虎子山-虎子山古道-龜媽坑古道西線-中心崙-龜媽坑古道東線 O型
*虎子山,海拔52公尺,無基石~ *汪烏家殉難紀念碑是由基隆要塞的官兵所立, 據說是為紀念1947年3月發生的八堵車站事件中殉職的汪烏家士兵~ *虎子山古道是福隆及遠望坑之間的聯絡道,並有支線上中心崙,形成一個路網~ *龜媽坑古道屬淡蘭百年山徑,為貢寮、福隆、遠望坑與頭城、石城間重要聯絡道路, 日治時期為聯絡宜蘭縣頭城鎮石城里的重要的保甲路,古道分為東、西二線及中線, 前後均有交會,可安排多種變化行程~ *中心崙,海拔345公尺,鑛物課441號基石~ 感謝藍天隊及聯合艦隊雪山尾稜風華再現系列的除草整徑, 雖然已經過了兩個多月,目前路況依然良好77
2024-05-11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518月眉紅淡縱走(四腳亭車站-大坑埔山-月眉砲台-長命山-大水堀山-紅淡山-三坑車站)
月眉山和紅淡山縱走是屬於基隆天際線東段的部份行程, 全程高低起伏不大,景色優美,惟天氣悶熱時,行走起來會比較辛苦, 之前曾經由四腳亭火車站起登經過月眉山(砲台)往八斗子火車站, 這次則是由四腳亭火車站起登經月眉山(砲台)往三坑火車站~ *大坑埔山,海拔82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大坑埔山東峰,海拔135公尺,鑛務課NO.1126 ~ *月眉砲台為基隆的西側防禦線,1885年清法戰爭時法軍稱之為桌山砲台~ *月眉山,海拔215公尺,鑛務課NO.128 ~ *月眉山東峰,海拔207公尺,省府地政處GB27四等控制點~ *長命山東峰,海拔148公尺,基隆市都主NO.01號基石~ *長命山,海拔150公尺,省府三等控制點NO.C021基石~ *大水堀山,海拔145公尺,鑛物課NO.217~ *長命山西南峰,海拔140公尺,基隆河水保界08號基石~ *紅淡山東南峰,海拔168公尺,台北州稅務課基石~ *大和坑,基隆巿信義區舊礦場,民國36年開採月眉山麓的四腳亭煤田,民國62年收坑~ *金交椅山,海拔117公尺,無基石~ *金交椅山南峰,海拔96公尺,台北州稅務課基石~ *紅淡山北北峰,海拔118公尺,台北州稅務課基石~ *紅淡山北峰,海拔148公尺,台北州稅務課基石~ *紅淡山,海拔217公尺,三等三角點NO.1024 #感謝暖曦探勘隊清理月眉山砲台遺址,並且開闢接往長命寺的新挑戰路線,節省繞路時間~ #感謝山友李敏輝大哥提供參考航跡,行程得以順利完成94
2024-05-18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526 海興步道-海龜岩-中山峽谷步道-外木山國旗嶺-大武崙山(砲台)-老鷹岩-情人湖
海興步道全長約1公里,位於澳仔漁村與情人湖公園之間, 在日據時期是當地漁民通往基隆市區,運輸魚貨及採買日用品的「魚路古道」~ *海龜岩位於基隆外木山海邊,圓圓的大眼睛配上坑洞斑紋,讓不少民眾驚呼非常傳神~ *中山峽谷步道是昔日外木山、大武崙村民翻山越嶺至市區採買民生用品的古道,由大武崙山鞍部通往基隆中山區,沿著峽谷森林而行故又名為「中山峽谷森林古道」~ 因開闢公路而荒廢多年,退伍老兵周立正老先生耗費三年時間獨自以鋤頭鐮刀修建而成~ 後來再度荒廢多年,由山友施先生及大慶社區陳先生除草清理,重新開通~ *外木山國旗嶺,海拔175公尺,無基石~ *大武崙山,海拔231公尺,三等三角點NO.819,台灣小百岳#003~ *大武崙砲台,又稱大武崙堡壘,可西瞰情人湖,北俯大武崙澳,東望基隆港及東海, 因其地勢險要而成為守基隆港西側的重要據點, 清英鴉片戰爭以及清法戰爭時,清朝政府均曾派兵駐防~ *老鷹岩(鷹嘴岩),海拔177公尺,岩石上有省府地政處測量局四等控制點GA09, 遠觀即可,切勿跨越圍欄攀登大石,具有高度危險性~ *情人湖原名「五叉碑」,園區內有環湖步道、環山步道、情人吊橋、涼亭、觀景平台等設施, 步道兩旁林木蓊鬱,漫步其中享受芬多精森林浴的同時,亦可欣賞湖光山色,相當詩情畫意104
2024-05-26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6-01 牛稠嶺砲台-槓子寮砲台-槓子寮山-社寮東砲台-東砲台山
牛稠嶺砲台是日治時期因應日俄戰爭所修建的防禦工程之一, 屬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轄內設施,與鄰近的槓子寮砲台同時監控八斗子、社寮島制高點, 以及至白米甕砲台間基隆外海海域防禦任務的重大要塞~ 目前尚未具有文化資產身份~ *槓子寮砲台是基隆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砲台古蹟, 日治時期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轄內設施,範圍廣闊、氣勢雄偉壯觀,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槓子寮山,海拔163公尺,二等三角點基石NO.1168,一等衛星控制點~ *龍崗步道位於海洋大學後山,是一條環山的水泥小道,路況良好且林相茂密, 生態也非常豐富,是一條結合自然、觀景、健行、賞蝶的休憩步道~ *社寮東砲台位於和平島,於1626年建立,是清法戰爭的戰備砲台, 日治時期是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轄內設施,目前屬基隆市所管轄的市定古蹟~ *東砲台山,海拔61公尺,無名基石,位於社寮東砲台最高處磚造碉堡上 天氣預報過中午以後北部各地都會下大雨,把握中午前的好天氣, 造訪基隆港東岸三座砲台遺址,很幸運地在下大雨前完成此行程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615 中船路-十八羅漢山-二沙灣砲台-大沙灣砲台-綠丘砲台-東光山(未竟)
此次主要是探訪基隆港東岸比較冷門的綠丘砲台以及東光山~綠丘砲台共有四座高射砲座,今天只找到第一座高射砲座,其他砲座因荒草掩徑,沒找到續行路徑而放棄~東光山也很少看到山友造訪,所下載到的參考航跡是很久以前的,雜草荒蕪,根本上不去,只好放棄~回家後再上網查找發現,應由菜園右側的山徑上去,但現在路有沒有通,就不清楚了,等改天有機會再去走走看 *入船里步道位於基隆市三沙灣郵局旁的中船路112巷30弄內, 沿途有老屋和許多居民餵養的貓咪,還有大和宮,四面佛,聖濟宮…等寺廟,風景優美 *十八羅漢洞位於十八羅漢山(雲龍山),外表看起來很普通,但內部面積卻寬達數千坪,洞內供奉十八尊羅漢及發揚忠孝節義的塑像,1996年受到賀伯颱風重創損壞嚴重,永久停業 *綠丘砲台位於和一路2巷底,是一個被時光遺忘的軍事遺跡。這座砲台曾經守護著台灣,歷經西班牙、荷蘭、清朝、日治時期等階段的發展。海拔106公尺,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59
2024-06-15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616 宜1道路0.2K登叢雲山連稜下梗枋古道龜山車站
叢雲山,海拔711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梗枋古道又稱為「中崙古道」,是淡蘭古道的一部分, 登山口位於梗枋頭城農場旁,終點與坪溪古道相接 最近看到藍天隊,山友劉炫煌大哥及Víctor Light Hsu分享叢雲山的遊記, 6年前曾經走過叢雲山和石龜山的O型路線,連稜假山頭很多,疲累不堪的印象仍記憶猶新, 但是從宜1道路登山口上叢雲山下梗枋古道的路線沒走過,所以還是想再走一次~ 感謝劉炫煌大哥分享的GPX檔,今天照著走,只不過最後錯過往頭城農場的叉路, 反而走到比較完整的梗枋古道,也算是另一種收獲92
2024-06-16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622 紅葉谷瀑布順訪舊營地遺址消暑之旅
內柑宅古道位於新北市三芝區和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交界, 古道沿著溪流而行,綠蔭濃密,耳畔傳來蟲鳴鳥叫,溪水淙淙,非常舒適~ 途中有聚落遺址、梯田、青礐池及軍營遺址等,終點為紅葉谷瀑布, 是一處自然人文景觀皆美的秘境~ *紅葉谷瀑布又名柳子楠瀑布,內柑宅瀑布,海拔約 575 公尺, 瀑布高約 12 公尺,終年水流充沛,為夏日消暑聖地 今天行程主要就是要到紅葉谷瀑布野餐, 回程順道造訪近年被整理出來的舊營地遺址, 屬輕鬆愜意的消暑行程55
2024-06-22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629 雙溪大觀寺-焿子寮古道-焿子寮山-石笋公媽-石笋古道古厝群-石笋尖-牡丹車站
雙溪焿子寮古道(牡丹古道),自石笋21號一直延伸至燦光寮6號~ 這條古道長久以來雜草掩徑無法通行,感謝基隆阿福夫婦除草和修徑的辛勞, 山友們可以在這條古道上漫步悠遊,欣賞自然風光 焿子寮山西南峰,海拔312公尺,鑛物課860號基石 焿子寮山,海拔315公尺,鑛物課408號基石 石笋公媽名稱來自於396公尺高的山頂,有兩座岩稜山峰,形狀酷似竹筍, 當地居民稱較高的山峰為石笋公,較矮的則為石笋媽,合稱為石笋公媽 石笋古道又稱石筍古道,位於新北市雙溪區牡丹里, 昔日曾是牡丹、石笋、燦光寮各聚落間往來的道路 石笋尖,海拔269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感謝劉炫煌大哥分享的GPX檔以及途中巧遇的林騰芳老師帶領探訪石笋公媽89
2024-06-29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630 登峰圳步道-內雙溪古道-坪頂古圳步道 消暑之旅
內雙溪古道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農路,早期用於茶葉和藍靛的製造和交易, 與附近的坪頂古圳、瑪礁、礁坑和荷蘭等古道相連,形成縱走至擎天崗的古道群~ 古道沿著內雙溪上游的坪林坑溪和紅樟湖溪兩側蜿蜒而行,綠意盎然,流水潺潺, 很適合炎炎夏日漫步消暑 坪頂是平等里的舊名,有二條古圳都是以坪頂命名,坪頂古圳和坪頂新圳; 坪頂古圳建於西元1835年,坪頂新圳建於西元1849年,都已超過175年以上; 另外還有一條建於西元1909年,最年輕,長度最長的登峰圳, 開闢時間最晚,但也已超過110年以上,三條水圳合稱為坪頂三圳~ 古圳的水源除了內雙溪,還導引沿途的山澗,溪流及附近礦坑內的水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肩負運輸,灌溉,飲水三大功能,至今仍是平等里居民所仰賴的民生用水來源~ 這三條水圳均設有步道,很適合夏日消暑漫步行程~ 氣象預報今天非常炎熱再加上14:00以後可能會有陣雨, 把握時間就近找有林蔭溪水涼快的地方消暑去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714 四堵古道-四堵溪畔古道O型 (消暑極品健行路線)
四堵古道又稱北宜公路舊道,由碧湖至石牌縣界公園,是淡蘭古道南路的精華路線之一~ 前段碧湖至四堵為台電保線路,一路腰繞,路跡清晰,寬闊平坦, 後段在北宜公路52.6K山林站分為二路, 其中一路由碧湖9號民宅進入四堵溪畔古道, 另一路則續行淡蘭古道南路主線,兩路在四堵苗圃會合後, 再經由四堵苗圃步道抵達石牌縣界公園 此行程沿途綠蔭相伴,數次過溪,臨溪而行,暑氣全消,O型的路程不長, 途中有多處休憩點可供休憩戲水,建議預留多點時間待在溪邊野餐放空, 是一條消暑極品健行路線 交通: 國5坪林交流道下,經茶葉博物館,續行台九線北宜公路, 於53.1K處叉路右轉即抵達山林關聖宮101
2024-07-14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720 虎豹潭古道-大平山腰古道-芊蓁坑古道-紅檀古道-樓仔厝古道 O型
虎豹潭位於泰平國小附近,是北勢溪北支流源頭,潭邊兩座山丘形似猛虎與雲豹,故稱虎豹潭~ 以前虎豹潭是非常熱門的觀光景點,但自從發生溺水事故之後,遊客已經少許多~ 虎豹潭古道是昔日聯絡雙溪大平與宜蘭內大溪之間的一條越嶺古道~ 沿著清澈誘人的北勢溪溪畔修築,平緩好走,十分適合親子同遊 附近還有許多古道,如:樓仔厝古道,紅壇古道,大平山腰古道,三方向古道,竿蓁坑古道...等, 健腳山友可以走出多樣化的環狀組合路線~ 此次安排O型環繞不登頂的健行路線,越過清澈的虎豹潭後,進入原始林之中, 穿梭在翠綠密林,路徑和緩,沿途充滿綠意,風景優美,還有清澈的溪水相伴,涼風徐徐,是夏日清涼消暑的理想健行路線59
2024-07-20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803 七堵 中埔站-雄風峭壁-中埔山東峰-中埔山-港口山-石象山-石獅山-瑪南里站
*雄風峭壁為中埔山東峰下方的大岩壁,非常雄偉壯觀,登頂中埔東峰前須先繞行雄風峭壁才能攀爬登頂~ *中埔山東峰,海拔169公尺,無基石~ *中埔山,海拔190公尺,高速公路36基石~ *港口山,海拔192公尺,建設廳礦補2110號,三合基石No.7,中油基點173及不明水泥柱~ *石象山,海拔144公尺,無基石~ *石獅山,海拔160公尺,三合基石No.8~ 感謝基隆暖曦隊無懼酷暑烈日除草闢徑辛勞付出造福山友 感謝山友劉炫煌大哥分享航跡及搭車資訊79
2024-08-03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810 八堵車站-富健山-八南壺穴溪谷秘境-三疊山群峰-臥龍山-益壽山-七堵車站
*富健山(復健山),海拔85公尺, FW堵05基石~ *八南壺穴溪谷秘境是一條具有壺穴地形的溪谷路徑,由溪水長期沖蝕岩石形成的圓形孔洞,景觀獨特,沿途主要在水流量較小的溪床上行進,因此建議穿著雨鞋~ *三疊山北峰,海拔115公尺,水規所基隆河NO.22~ *三疊山(小坑山),海拔142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三疊山南峰,海拔158公尺,無名水泥柱~ *臥龍山(益壽山、七堵山、長壽山),海拔116公尺,基隆市控制點NO.104~ *益壽山,海拔116公尺,省政府圖根補點~ 感謝基隆暖曦隊除草闢徑辛勞付出造福山友75
2024-08-10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811 窖寮山-七兄弟山-外大溪山-鶯石尖-明山寺
*七兄弟山連峰係指位於窖寮山和鶯石尖之間的7座山峰, 除了老四與老大有基點以外,其他各兄弟的實際位置很難確認~ 老大:七兄弟山,海拔594公尺,山字水泥柱 老二:海拔600公尺 老三:海拔580公尺 老四:525峰,海拔525公尺,山字水泥柱 老五:海拔450公尺 老六:海拔430公尺 老七:海拔420公尺 *窖寮山,又稱溪邊頂山,海拔737公尺,三等三角點NO.1011~ *外大溪山,海拔461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點位於稜肩處而非山頂~ *鶯石尖,又稱鷹石尖或鳶嘴尖,海拔411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鶯石岩,海拔約400公尺,景色非常壯麗,曾經是非常爆紅的觀景點, 這裡可以俯瞰龜山島和濱海公路,讓人有置身於山海畫境的感覺~ 感謝藍天隊除草清理山徑造福山友 七兄弟山連峰地處偏遠,交通不方便,比較理想的方式是開車前往宜1道路登山口, 可將車輛停在6K明山寺或是6.1K 福德宮,循稜線登鶯石尖和七兄弟山連稜, 登頂窖寮山後由宜1道路1.7K登山口下山,再走宜1道路回停車處的O型路線~ 今天不想開車,先搭火車到雙溪車站,打算搭計程車到窖寮山登山口, 雙溪的計程車數量不多,今天早上所有車子都已經被團體預約了, 司機說若載我們過去,來回要1.5小時,來不及回到車站接已經預約的客人, 提供車隊的名片給我們,並建議以後要提前打電話預約~78
2024-08-11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818 龍鳳山-萬壽山-瑪陵尖群峰-石厝坑山 8字縱走
*龍鳳山,海拔160公尺,建設廳礦補2113號 *萬壽山,海拔124公尺,無基石 *瑪陵尖東南峰,海拔190公尺,無基石 *瑪陵尖,海拔231公尺,三等三角點NO.655,二等三角點NO.1055 *瑪陵尖西北峰,海拔192公尺,建設廳礦補2111號 *瑪陵尖東北峰,海拔176公尺,建設廳礦補2112號 *石厝坑山,海拔35公尺,鑛物課207號 #感謝基隆暖曦隊除草闢徑辛勞付出造福山友67
2024-08-18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928 富興國小-彌勒殿-十二寮登山步道-大埔水庫-峨眉湖環湖步道
*大自然文化世界,是彌勒大道天恩彌勒院文教園區的總稱,位於新竹縣峨眉湖畔, 園區佔地約11.87公頃,主要的建築有天恩彌勒佛院大殿與彌勒殿…等, 還立有一座淨高56.7公尺的彌勒佛青銅像 *十二寮登山步道位於新竹縣峨眉鄉東側的湖光村十二寮休閒園區內,全長約2.858公里~ 日治時期為樟腦油的盛產地,以十二寮埤為中心,三面環山,步道在稜線串連,共有7個登山口, 可依個人體力決定走完全程或者中途走岔路下山,返抵十二寮大埤附近 *十二寮山,又名新庄山,海拔165公尺,無基石,為十二寮登山步道中的高點(0.5K處) *峨眉湖又名大埔水庫,位在新竹峨眉鄉的湖光村與富興村之間, 建於民國49年(西元1960年),是以灌溉為主的水庫~ 峨眉湖景致優美,青山綠水相互輝,波光倒影相映成趣, 湖中小島詩情禪意洋溢其間,置身其中有如人間仙境~ 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峨眉湖畔構築環湖步道,不僅可更接近峨眉湖水岸, 更可看清楚峨眉湖水中與湖岸水鳥生態57
2024-09-28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1026 清天宮-向天山南峰-向天池山-糞箕湖古道-天橫-面天大橫斷-下菁礜山 O型
清代大屯山區有三個聚落設有菁礐,依位置高低分別命名:頂菁礐、中菁礐、下菁礐~ 中菁礐為今清天宮一帶,頂菁礐位於中菁礐上方約500公尺,下菁礐位於中菁礐下方西側~ *頂菁礐古道為頂菁礐地區與北投及興福寮之間的連絡道~ *向天山南峰,海拔596公尺,北市‧市478不鏽鋼基點,位於大石上面~ *向天池位於向天山西側,是陽明山最為完整的火山口,池的形狀為漏斗狀, 直徑370公尺,深130公尺,底部平坦,旱季時向天池呈乾涸狀態,池底長滿了禾本科草類, 較低漥的部分則是生長著代表溼地逐漸陸化的燈心草,雨季過後水深可達5公尺, 偶爾可見到台北樹蛙在此棲息,也提供俗名「豐年蝦」的鵠沼枝額蟲繁殖環境, 是一處動植物生態極為豐富的特殊地理資源~ *向天池山,海拔881公尺,淡岳1號基石~ *向天池山西南稜為山伏天及山青瓜伉儷開闢的路徑,可直接由糞箕湖古道直上向天池山~ *糞箕湖位於淡水區小坪頂山區,糞箕湖古道為昔日糞箕湖地區通往北投及北新莊的路徑~ *天橫為山伏天及山青瓜伉儷開闢的路徑,可串連糞箕湖稜線古道和面天大橫斷~ *面天大橫斷係興福寮開墾地的道路與遺跡,西側連接巴拉卡水管路,東側連接頂菁礜古道~ #感謝熱心山友山伏天及山青瓜伉儷長期投入開路整徑及架繩造福山友61
2024-10-26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1027 番仔石崁古道-十三茶行遺址-630鞍部-烏山古道東段 O型
*番仔石崁位於新北市雙溪區的泰平里10鄰,雙泰產道15.3K附近陡坡谷地~「番仔」是指台灣原住民,而「石崁」則是指石頭堆砌的地方,早期因為有平埔族活動而得名~番仔石崁古道可經由壽山宮稜線通往壽山宮,亦可經由竹子山古道通往虎豹潭~ *十三茶行遺址位於台灣新北市雙溪區,曾經是茶葉貿易的重要據點, 許多茶行在此設立,形成了一個繁榮的茶葉市場~ *烏山古道是淡蘭古道的一部分,以雙泰產道16.5K青山雲霄精舍為中點,分為東段和西段;西段越過網形山鞍部,終點為烏山28號民宅(田螺山露營區旁),東段越過三分二山和橫山之間的鞍部,終點則銜接大溪川古道~ *感謝藍天隊開路整徑及架繩造福山友52
2024-10-27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1123 龜山五星連走
龜山五連星是指位於龜山區5個連號的建設廳礦補基石,分別如下:NO.2101號馬頭厝山,海拔226公尺~(地主設圍籬,無法登頂)NO.2102號馬頭尖,海拔281公尺~ (基石已遺失)NO.2103號大湖頂山,海拔342公尺~NO.2104號大棟尾山,又名張厝山,海拔243公尺~NO.2105號新朝嶺山,海拔199公尺~ *東嶺頂山,海拔163公尺,鑛務課基石No 102~ *大棟山又名龜崙山、橫坑子山,海拔405公尺,位於新北樹林和桃園龜山交界處,有2顆基石,一等三角點及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為台灣小百岳之一~ 今天O型輕鬆走,NO.2104大棟尾山比較不順路,略過,改以東嶺頂山代替,並順訪大棟山59
2024-11-23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1214 四獸山秘境之旅
官方版的四獸山親山步道的難度低,適合各年齡層的山友,可安排輕鬆縱走行程;但是事情絕對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今天安排秘境徑路線半日遊,有些小徑以往未曾走過,造訪幾處特殊景點,時間雖然不長,但也不算太輕鬆67
2024-12-14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1215 三牛縱走
三牛縱走是指鶯歌和樹林之間,牛灶坑山,牛埔山和牛埔尾山,這三座牛字開頭的山徑縱走~ 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搭台鐡區間車,可由鶯歌火車站或南樹林火車站出發,任君挑選~ 上次是由鶯歌出發,走完牛埔山就後就繼乏力,由山佳搭火車回家,只完成雙牛縱走而留下懸念; 10月底得知有熱心的山友再度將山徑清理好,但都抽不出空檔,今天終於能付諸行動, 這次改選擇由南樹林火車站出發,一路縱走至鶯歌火車站,如願完成三牛縱走~ 沿途經過的山頭如下: 牛埔尾山,海拔164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牛埔山,海拔22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石灰坑山,海拔374公尺,三等三角點NO.987~ 望湖山,海拔350公尺,無基石,鶯歌最高峰~ 光明山,海拔273公尺,無基石~ 牛灶坑山(龜崙山,牛草坑山),海拔243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北鶯山(鶯歌石東南峰),海拔61公尺,礦務課86號基石53
2024-12-15

2024 首頁置頂
文

2024-0106 卯澳-福連國小放羊路-福卯古道北線-隆隆山腰古厝群-隆隆山-隆隆池-福卯古道中線 O型
卯澳漁村地處東北角,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村內有坑內溪、豬灶溪、榕樹溪等三條小溪貫穿, 昔日因水源充沛,公路兩旁都是綠油油的稻田、漁產更是豐富,稱得上是魚米之村 福連國小放羊路以前是一大片的青青草原,隨著時代變遷,草原已被九節木等植披掩蓋,看不見昔日風光~ *福卯古道原名隆隆古道,是福隆荖寮坑和卯澳間的越嶺古道, 在北部濱海公路未開通前是福隆通往卯澳的重要道路~福卯古道共分為北、中、南三線,中線為稜線山徑,距離最短,北線和南線大部份山徑都是沿溪谷而行,雖然溪水不多,甚至很多都是乾溪溝,但是伴著山風仍可感到陣陣清涼 *下坑、中坑、頂坑…等位於隆隆山腰的聚落因人口外流,梯田荒廢,古厝也已廎頹,甚是可惜 *三叉峰,海拔426公尺~ 位於隆隆山,萊萊山及隆林山三叉路口附近 *隆隆山,海拔433公尺, 三等三角點NO.977 *三角埤(隆隆池),面積不大,水生植物豐富,池景優美~ 聯合艦隊「雪山尾稜風華再現」系列修徑活動,將雪山尾稜以及相關的古道和古厝的路徑修整,造福山友,得以暢遊山林以及緬懷先民胼手胝足的艱辛~有幸生活在現代物資充足及衣食無憂的我們,更應感恩惜福~一月大事
2024-0203真聖宮-橫斷古道-興福寮步道向天山火燒山面天山向天池-興福寮新稜-水管路縱走
感謝熱心山友山伏天開路整徑及架繩造福山友~本行程不是一般的親山步道路線,有點難度,請務必下載GPX檔備用並結伴同行,對於向天山及面天山附近山域不熟悉的新手,切勿獨行,以策安全~行進路線:真聖宮-巴拉卡舊水管路-好漢坡步道-誤闖興福寮農場-走出來外面後重新再走巴拉卡舊水管路-中途又誤闖舊的艱難路線-找不到路再退回-續行橫斷古道西線-興福寮步道0.4K叉-興福寮步道-向天山池山-向天山-火燒山-面天山-向天池-興福寮新稜-興福寮水管路-橫斷古道東線-興福寮步道0.4K叉-興福寮步道-真聖宮 今天屬探路性質,因為沒有找到可供參考的GPX檔,打算視情況機動調整動線,文末的下載航跡有完整版及LIGHT版(刪除誤走路線),請自行斟酌下載參考 巴拉卡水管路建於大約民國五十七、八年,從巴拉卡公路6.1K取水,一路經楓樹湖、山子頂、白石腳、糞箕湖、樹興淨水廠、興福寮到北投復興三路,原供北投地區使用,現只通到糞箕湖、白石腳一帶~糞箕湖到興福寮之間有許多崩塌路段,必須很專注,不太好走~*橫斷古道係興福寮開墾時,開墾地所留下道路與遺跡,但多年前經過了一次大豪雨,土石流摧殘,古道路徑流失,資訊就變得很稀少~山伏天山友長期投入開路架繩作業,真是由衷佩服!!*興福寮步道為「面天山-向天山步道」其中一段,是昔日北投地區與北新莊往來的一條古道,從興福寮真聖宮至向天池長約1.6公里,共1890階花崗石階,沿途林蔭茂密~*向天池山,海拔881公尺,淡岳1號基石~*向天山,官方版為海拔949公尺,無基石~ *向天山的基石位於芒草叢中,海拔946公尺,北市精幹點市249基石~*火燒山,海拔895公尺,北市精幹點市248基石~*面天山,海拔977公尺,三等三角點NO.1100~*向天池位於向天山西側,是陽明山最為完整的火山口,池的形狀為漏斗狀,直徑370公尺,深130公尺,底部平坦,旱季時向天池呈乾涸狀態,池底長滿了禾本科草類,較低漥的部分則是生長著代表溼地逐漸陸化的燈心草,雨季過後水深可達5公尺,偶爾可見到台北樹蛙在此棲息,也提供俗名「豐年蝦」的鵠沼枝額蟲繁殖環境,是一處動植物生態極為豐富的特殊地理資源~開車: 北投稻香路 國華高爾夫球場 小坪頂農家菜右轉小坪頂路 淡水興音寺遇叉路右轉 格林馬術中心 興福寮農場 興福寮真聖宮二月大事
2024-0324 新北市雙溪區 嶺頭觀日步道-內文秀坑-九份坑山-西九份坑山-南天宮-雙溪車站
嶺頭觀日步道全長約1400公尺,位於新北市雙溪區和貢寮交界, 因此可稱為貢寮觀日登山步道或雙溪嶺頭觀日步道~ *觀日峰,海拔194公尺,省府四等控制點GA16~ 觀日峰為嶺頭觀日步道的最高點,視野展望極佳,是昔日雙溪八景之一(嶺頭觀日勝景)~ *九份坑山,海拔301公尺,三等三角點NO. 1074,雙溪水源保護區界20~ *西九份坑山(新基山),海拔129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西九份坑山前峰,海拔110公尺,新北市政府地政局G654加密控制點 今天的行程係參考藍天隊2014.03.23的O型行程, [南天宮~西九份坑山~九份坑山~文秀坑清水巖~嶺頭觀日步道~三叉港慈安宮~雙溪車站] 我們不想踢馬路,故捨棄後半段行程,直接搭F811免費公車到嶺頭觀日站再逆向走回雙溪火車站~ 今天輕鬆慢走,凡遇到可休息的地方都充份利用休息,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 在西九份登山口休息時才驚覺居然已經過了4小時~ 從西九份坑山登山口到西九份山的稜線路徑落差不大,平均高度在海拔155公尺左右, 但是一路接連不斷地上上下下,剛開始還覺得輕鬆愉快,但走到後來心想怎麼還沒到呀? 結果真的如指標所示約90分鐘才到西九份坑山,最後共計約7小時完成9.5公里的行程~ 今天很開心能巧遇山友阿福伉儷,感謝他們夫婦常期默默付出,清理山徑造福山友~ 並且巧遇[山旅狐蹤]的板主山友以及其他前來造訪的山友們,開心打招呼~ 目前路徑暢通,路況良好,歡迎大家來走走72
2024-03-24

三月大事
2024-0420 清天宮-外人別莊-面天坪石屋群-面天山系縱走
清天宮通往二子坪的面天向天山步道是非常熱門的健行路線,來來往往的山友眾多,但大都不會注意步道附近有「大屯山石屋群」及「面天坪石屋群」等遺址,實在很可惜 「外人別莊」又稱「大屯山石屋群」,是當年各國宣教師為避暑而向當地居民租借的石屋,這些石屋約有7間,如今只剩斷垣殘壁,有些已被地主拆毀或改建成宮廟 「面天坪石屋群」遺址位於大屯西峰與面天山之間的鞍部,這些恰巧也是約有7間,有學者認為此區石屋屬於凱達格蘭族「大屯社」的舊址,但另有學者主張石屋群應陸續建於 19 世紀至 20 世紀,依照建築結構與改建型式判斷,這些石屋主要可區分為住家,茶寮與牛舍…等用途,建造者若非漢人亦為漢化甚深的原住民87
2024-04-20

四月大事
2024-0526 海興步道-海龜岩-中山峽谷步道-外木山國旗嶺-大武崙山(砲台)-老鷹岩-情人湖
海興步道全長約1公里,位於澳仔漁村與情人湖公園之間, 在日據時期是當地漁民通往基隆市區,運輸魚貨及採買日用品的「魚路古道」~ *海龜岩位於基隆外木山海邊,圓圓的大眼睛配上坑洞斑紋,讓不少民眾驚呼非常傳神~ *中山峽谷步道是昔日外木山、大武崙村民翻山越嶺至市區採買民生用品的古道,由大武崙山鞍部通往基隆中山區,沿著峽谷森林而行故又名為「中山峽谷森林古道」~ 因開闢公路而荒廢多年,退伍老兵周立正老先生耗費三年時間獨自以鋤頭鐮刀修建而成~ 後來再度荒廢多年,由山友施先生及大慶社區陳先生除草清理,重新開通~ *外木山國旗嶺,海拔175公尺,無基石~ *大武崙山,海拔231公尺,三等三角點NO.819,台灣小百岳#003~ *大武崙砲台,又稱大武崙堡壘,可西瞰情人湖,北俯大武崙澳,東望基隆港及東海, 因其地勢險要而成為守基隆港西側的重要據點, 清英鴉片戰爭以及清法戰爭時,清朝政府均曾派兵駐防~ *老鷹岩(鷹嘴岩),海拔177公尺,岩石上有省府地政處測量局四等控制點GA09, 遠觀即可,切勿跨越圍欄攀登大石,具有高度危險性~ *情人湖原名「五叉碑」,園區內有環湖步道、環山步道、情人吊橋、涼亭、觀景平台等設施, 步道兩旁林木蓊鬱,漫步其中享受芬多精森林浴的同時,亦可欣賞湖光山色,相當詩情畫意104
2024-05-26

五月大事
2024-06-01 牛稠嶺砲台-槓子寮砲台-槓子寮山-社寮東砲台-東砲台山
牛稠嶺砲台是日治時期因應日俄戰爭所修建的防禦工程之一, 屬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轄內設施,與鄰近的槓子寮砲台同時監控八斗子、社寮島制高點, 以及至白米甕砲台間基隆外海海域防禦任務的重大要塞~ 目前尚未具有文化資產身份~ *槓子寮砲台是基隆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砲台古蹟, 日治時期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轄內設施,範圍廣闊、氣勢雄偉壯觀,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槓子寮山,海拔163公尺,二等三角點基石NO.1168,一等衛星控制點~ *龍崗步道位於海洋大學後山,是一條環山的水泥小道,路況良好且林相茂密, 生態也非常豐富,是一條結合自然、觀景、健行、賞蝶的休憩步道~ *社寮東砲台位於和平島,於1626年建立,是清法戰爭的戰備砲台, 日治時期是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轄內設施,目前屬基隆市所管轄的市定古蹟~ *東砲台山,海拔61公尺,無名基石,位於社寮東砲台最高處磚造碉堡上 天氣預報過中午以後北部各地都會下大雨,把握中午前的好天氣, 造訪基隆港東岸三座砲台遺址,很幸運地在下大雨前完成此行程六月大事
2024-0714 四堵古道-四堵溪畔古道O型 (消暑極品健行路線)
四堵古道又稱北宜公路舊道,由碧湖至石牌縣界公園,是淡蘭古道南路的精華路線之一~ 前段碧湖至四堵為台電保線路,一路腰繞,路跡清晰,寬闊平坦, 後段在北宜公路52.6K山林站分為二路, 其中一路由碧湖9號民宅進入四堵溪畔古道, 另一路則續行淡蘭古道南路主線,兩路在四堵苗圃會合後, 再經由四堵苗圃步道抵達石牌縣界公園 此行程沿途綠蔭相伴,數次過溪,臨溪而行,暑氣全消,O型的路程不長, 途中有多處休憩點可供休憩戲水,建議預留多點時間待在溪邊野餐放空, 是一條消暑極品健行路線 交通: 國5坪林交流道下,經茶葉博物館,續行台九線北宜公路, 於53.1K處叉路右轉即抵達山林關聖宮101
2024-07-14

七月大事
2024-0803 七堵 中埔站-雄風峭壁-中埔山東峰-中埔山-港口山-石象山-石獅山-瑪南里站
*雄風峭壁為中埔山東峰下方的大岩壁,非常雄偉壯觀,登頂中埔東峰前須先繞行雄風峭壁才能攀爬登頂~ *中埔山東峰,海拔169公尺,無基石~ *中埔山,海拔190公尺,高速公路36基石~ *港口山,海拔192公尺,建設廳礦補2110號,三合基石No.7,中油基點173及不明水泥柱~ *石象山,海拔144公尺,無基石~ *石獅山,海拔160公尺,三合基石No.8~ 感謝基隆暖曦隊無懼酷暑烈日除草闢徑辛勞付出造福山友 感謝山友劉炫煌大哥分享航跡及搭車資訊79
2024-08-03

八月大事
2024-0928 富興國小-彌勒殿-十二寮登山步道-大埔水庫-峨眉湖環湖步道
*大自然文化世界,是彌勒大道天恩彌勒院文教園區的總稱,位於新竹縣峨眉湖畔, 園區佔地約11.87公頃,主要的建築有天恩彌勒佛院大殿與彌勒殿…等, 還立有一座淨高56.7公尺的彌勒佛青銅像 *十二寮登山步道位於新竹縣峨眉鄉東側的湖光村十二寮休閒園區內,全長約2.858公里~ 日治時期為樟腦油的盛產地,以十二寮埤為中心,三面環山,步道在稜線串連,共有7個登山口, 可依個人體力決定走完全程或者中途走岔路下山,返抵十二寮大埤附近 *十二寮山,又名新庄山,海拔165公尺,無基石,為十二寮登山步道中的高點(0.5K處) *峨眉湖又名大埔水庫,位在新竹峨眉鄉的湖光村與富興村之間, 建於民國49年(西元1960年),是以灌溉為主的水庫~ 峨眉湖景致優美,青山綠水相互輝,波光倒影相映成趣, 湖中小島詩情禪意洋溢其間,置身其中有如人間仙境~ 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峨眉湖畔構築環湖步道,不僅可更接近峨眉湖水岸, 更可看清楚峨眉湖水中與湖岸水鳥生態57
2024-09-28

九月大事
2024-1026 清天宮-向天山南峰-向天池山-糞箕湖古道-天橫-面天大橫斷-下菁礜山 O型
清代大屯山區有三個聚落設有菁礐,依位置高低分別命名:頂菁礐、中菁礐、下菁礐~ 中菁礐為今清天宮一帶,頂菁礐位於中菁礐上方約500公尺,下菁礐位於中菁礐下方西側~ *頂菁礐古道為頂菁礐地區與北投及興福寮之間的連絡道~ *向天山南峰,海拔596公尺,北市‧市478不鏽鋼基點,位於大石上面~ *向天池位於向天山西側,是陽明山最為完整的火山口,池的形狀為漏斗狀, 直徑370公尺,深130公尺,底部平坦,旱季時向天池呈乾涸狀態,池底長滿了禾本科草類, 較低漥的部分則是生長著代表溼地逐漸陸化的燈心草,雨季過後水深可達5公尺, 偶爾可見到台北樹蛙在此棲息,也提供俗名「豐年蝦」的鵠沼枝額蟲繁殖環境, 是一處動植物生態極為豐富的特殊地理資源~ *向天池山,海拔881公尺,淡岳1號基石~ *向天池山西南稜為山伏天及山青瓜伉儷開闢的路徑,可直接由糞箕湖古道直上向天池山~ *糞箕湖位於淡水區小坪頂山區,糞箕湖古道為昔日糞箕湖地區通往北投及北新莊的路徑~ *天橫為山伏天及山青瓜伉儷開闢的路徑,可串連糞箕湖稜線古道和面天大橫斷~ *面天大橫斷係興福寮開墾地的道路與遺跡,西側連接巴拉卡水管路,東側連接頂菁礜古道~ #感謝熱心山友山伏天及山青瓜伉儷長期投入開路整徑及架繩造福山友61
2024-10-26

十月大事
2024-1123 龜山五星連走
龜山五連星是指位於龜山區5個連號的建設廳礦補基石,分別如下:NO.2101號馬頭厝山,海拔226公尺~(地主設圍籬,無法登頂)NO.2102號馬頭尖,海拔281公尺~ (基石已遺失)NO.2103號大湖頂山,海拔342公尺~NO.2104號大棟尾山,又名張厝山,海拔243公尺~NO.2105號新朝嶺山,海拔199公尺~ *東嶺頂山,海拔163公尺,鑛務課基石No 102~ *大棟山又名龜崙山、橫坑子山,海拔405公尺,位於新北樹林和桃園龜山交界處,有2顆基石,一等三角點及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為台灣小百岳之一~ 今天O型輕鬆走,NO.2104大棟尾山比較不順路,略過,改以東嶺頂山代替,並順訪大棟山59
2024-11-23

十一月大事
2024-1214 四獸山秘境之旅
官方版的四獸山親山步道的難度低,適合各年齡層的山友,可安排輕鬆縱走行程;但是事情絕對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今天安排秘境徑路線半日遊,有些小徑以往未曾走過,造訪幾處特殊景點,時間雖然不長,但也不算太輕鬆67
2024-12-14

十二月大事
2024-0904 清水道站-清水寺-清閑寺-音羽瀑布-三年坂(產寧坂)-二年坂-法觀寺
*清水寺(Kiyomizu-dera)始建於西元778年,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以壯觀的木結構建築和懸空的舞臺而聞名,是日本京都最著名的名勝古蹟~ *清閑寺(せいかんじ)位於京都市東山區,為真言宗智山派寺院, 舊境內的山腹有六條天皇清閑寺陵、高倉天皇後清閑寺陵~ *音羽瀑布在奧之院下方,水質清澈,為「日本十大名水」之首~ 瀑布水流分成三股,分別代表長壽、健康、智慧~ 遊客可以用特製的長柄勺取瀑布的泉水飲用~ *二年坂(二寧坂)、三年坂(産寧坂),自古以來是通往清水寺的參拜道路,因而繁榮興盛,坡道風雅別緻,充滿京都古典風情,沿途有許多餐廳及特產店鋪,是到清水寺必逛的區域~ *法觀寺是飛鳥時代所創建的寺院,俗稱(八坂之門),也有(八坂塔)的稱號~五重塔有46米高,代表東山景觀象徵,每層都設有優美而傾斜的屋頂,指定為國家重要的文化財18
2024-09-04

2024-0101 陽明山 七星山-第二停車場水濂洞市474
七星山的交通很方便,親近容易,可搭配各種長短不同的走法,因此備受山友們青睞,2024年元旦登七星山以茲記念 *七星山,海拔1120公尺,一等三角點,也是一等衛星控制點,台北市第一高峰 *北市地測精幹點市474基石,海拔約220公尺,位於第二停車場旁水濂洞假山最高處,山友稱此基點為尖山,可能是因為雙層涼亭附近的尖山基石(市476)已遺失,才以此代替52
2024-01-01

2024-0317 基隆市中正區 基隆塔
基隆塔是基隆最高觀景地標,為塔式結構建物, 屬於「基隆山海城串聯再造計畫」的一部分, 較低處與義二路形象商圈相連,較高處則延伸至主普壇及中正公園, 於2023年12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 今日中午在基隆市聚餐,餐後與友人就近到基隆塔去走走~ 車停信二路立體停車場以後,再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義二路的基隆塔入口21
2024-03-17

2024-0921 馬武督探索森林-外鳥嘴山(下雨未竟)
*馬武督探索森林位於新竹縣關西鎮,佔地約450公頃, 園區高度約海拔600-1,300公尺之間,富含熱帶及溫帶之生態資源, 內有多條步道、瀑布和綠光小學等景點,是一個適合全家出遊的親子景點~ *關西鳥嘴山,又名外鳥嘴山,海拔1350公尺,無基點,視野絕佳!! 大部份的山友都是由水田林道蓮包山登山口走O型來回~這次參加台銀登山隊的活動,由路程比較短的馬武督探索森林起登, 順道造訪電視偶像劇『綠光森林』拍攝時所留下的「綠光小學」場景, 虹橋瀑布,馬武督瀑布,楊梅神木…等景點~ 可惜因為天雨因素,未能登頂外鳥嘴山,輕鬆遊園一圈,提早下課34
2024-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