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閱 1

平溪

目前沒有主題描述。

火燒寮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lee)火燒寮古道,位於平溪鄉東勢村,這裡應該屬於平溪鄉的紫萊村,後來併入東勢村,因為古道上上的電線桿上是寫著紫萊高幹電線桿。為火燒寮農民早期工作的農路。台灣雨量最多的地方,在台北縣平溪鄉[火燒寮],雨量多又為何叫[火燒寮]呢?可能這地區屬狹窄形的山谷小盆地,夏季沒下雨...

菁桐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lee)(石底大斜坑煤礦場的楓葉)菁桐古道是先民往來菁桐坑與水返腳[今汐止]的古道。菁桐段保有原始路徑。可惜汐止段已鋪上柏油路成為產業道路。 菁桐火車站上方鐵道咖啡、黑金園區,選洗煤場,免費停車場。

石硿子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山通大海紀行) 石硿子,位於新北市平溪區平湖里慶和煤礦廢礦區境內。石硿,同石空,為石孔、石洞之意。而石硿子古道,是往昔平溪灰窯通往內盤山坑的一條越嶺古道,經由內盤山坑可通往闊瀨、大平或柑腳,為淡蘭古道 的眾多支線之一。

尪仔石坑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蕭郎)紅銹石古道叉路,右為越嶺保甲路往暖東峽谷、西勢坑水庫,左下過支流往尪子石坑土地公、越嶺姜子寮山腰古道,續行往尪子石坑。尪子石坑土地公,古老的石砌小廟,正前方空地上有一顆礦務課第百八十三號基石。續行,古道仍行於溪邊。古道首度過主流溪,此處溪水只剩一點點,過溪後...

咸豐嶺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咸豐嶺古道形成在咸豐年間,是往昔「彎拱橋」這一帶居民往返平溪之舊路~因早期山區易於土匪隱藏出沒,因此古道途中設立「更寮」及「烽火台」,以防範土匪。

忘憂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Marktwain) 忘憂古道是中埔黃老先生以一人之力無私奉獻所開闢的優質自然山徑,令人感佩。今天也有幸遇到其本人,得以當面向其道謝。

東勢格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lee)東勢格越嶺步道由平溪國中對面登山口沿著瓜寮坑溪往上走,至東勢格古道上的世外桃源東勢格13號梯田單程3.4公里。

一坑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lee)一坑古道的山路藍天隊已經重新找出,整理過。一坑古道由薯榔村可以上接石底觀音山步道左往石底觀音山,右可經耳空龜山往磐石嶺,於是日前先走一坑古道、石底觀音山、基隆河源頭。 今天再走菁桐古道、磐石古道、耳空龜山、一坑古道繞一圈,這個行程難度稍高,全程10k,走了5...

姜子寮山腰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鳥毛遊記)爬上芒草區山丘,續稜線先上後下,下坡途中有叉路,直行往石硿大崙,取左往鳥嘴尖,步道從雜木林間一路陡下,約3-4分鐘就到了鳥嘴尖,從姜子寮山至鳥嘴尖登山步道單程僅約1.2公里。

白鶯石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鳥毛遊記)俯瞰芊蓁林溪流,這條白鶯石古道日前甫經聯合艦隊清理並架繩索,可串聯平溪子山及台和煤礦遺址,今日趕緊來嘗鮮。隨著邊坡路上行出現一小段古樸石階,足證確是昔日通行之古道,

竿蓁坑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Tony)台北第一條被登錄為文化景觀的古道-平溪竿蓁坑古道。報導提到這條古道上, 有光緒元年(1875)的古老土地公廟,沿途有七、八座古橋,而且古道兩端都是日據時代興建的石橋, 分別命名為「萬壽橋」、「長亨橋」。其中長亨橋保存最為完整,橋邊的石碑刻著捐錢造橋者的姓名, 而石...

戲評亭旁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山影狐蹤Fuli)位於平溪東勢格紫東社區番子坑的這條短短約一公里的古道,是紫東社區最近整理出來,原是番子坑山區昔日出入東勢格到嶺腳、石底(平溪)的出入道路,也因番子坑農路的開通而淹沒在火燒寮溪旁少有人行。

番子坑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Tony)番子坑古道是昔日平溪番子坑地區對外的聯絡道路,古道長約1公里,沿著火燒寮溪而行,風景怡人,終點至番子坑16號民宅;近年來又經過整治修繕,古道延伸往坪林小粗坑,沿途有茶園、古厝及百年老樟樹。

三坑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Tony)從磐石嶺續行二、三百公尺,忽然看見右側馬路旁立有一塊步道導覽圖。停車查看,步道名稱寫著「磐石嶺登山步道」, 長約一公里,通往平溪方向,步道出口會再接回汐平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