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閱 9
中嶺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山通大海紀行)
明治38年(1905)日人為了控制泰雅族屈尺群(Tarnan)及開發叭哩沙平原等目的,修築了一條橫貫深坑廳屈尺到宜蘭廳叭哩沙的隘勇線。根據理蕃誌稿記載:「從7月25日開始動工,到10月2日完工,動員警部以下官吏579人,工人523人,總長度達14里,涵蓋範圍達五十方里。」該隘勇線不僅當時全台最為堅固,也是最接近首都台北,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對於日人往後的理蕃討伐行動,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戰略防線。 而『屈尺-叭哩沙』橫貫隘勇線,為哈盆古道和中嶺古道的前身,大致從現今烏來鄉信賢部落為起點,渡溪後沿南勢溪的右岸到福山部落,再溯溪上游至哈盆營地(habun),轉向東北方迂迴溪谷穿越過中嶺山前鞍部,改往向稜線南行循破鐺坑溪左岸到達溪口為止(九寮溪步道口),由此可聯絡叭哩沙(三星鄉)舊隘勇線,全程大約55公里。其中福山部落到哈盆營地段,就是岳界所說的『哈盆古道』;哈盆營地循溪谷越過中嶺山鞍部到崙埤部落段,稱為『中嶺古道』。不過由越嶺鞍部到崙埤部落和1905年所設立的隘勇線稍有不同,直到大正七年(1918)的蕃地地圖仍尚未畫出此路線,推測該段應該是在昭和以後(1925年)改道修築而成。雙坑山,海拔高度389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赤腳蘭山,海拔高度640公尺,無基石。
石碇後山,海拔高度669公尺,台灣省政府... »
赤腳蘭山,海拔高度640公尺,無基石。
石碇後山,海拔高度669公尺,台灣省政府... »
周年活動來到第二十個年頭,蕭郎以雙坑山、十分子古道的雙十縱走為基調設計路線,不過這樣的數字遊戲可能成為絕響。一起爬山... »
46
2
楊大哥儘管都沒參加過旅聯網的周年慶活動 不過參加者的紀錄遊記發表都很踴躍 藉由他們的文章詳實記錄我好像也是身歷其境年年參加 雖然活動人數不多,但是參加者個個都是資深寫手 山旅好友每年的聚會想必熱鬧精彩,人物的描繪更是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在這方面小童更是難得一見的高手,敘述細膩全程毫無冷場,可惜...
冬烘先生回覆的對象為「楊大哥」。 像楊大哥這樣會適時浮出水面給作者文章回應的讀者是最讚的啦。
1.路況非常好,雞心瀑布今天水量不錯,很涼. 2.感謝聯合探勘隊整闢此區山徑. 1.車行新北市新店北宜路三段-雙峰路右轉-中嶺福德宮... »
(一). 聯合探勘隊110年1月21日開始整闢完成的山徑(紅色路線),包括: 1.北宜公路二格公園登雷公埤山下雷公埤古道 及五郎寮產道(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