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閱 1

台南

台南地區古道,如廟宇繞境、香路、平埔族遷徙與農路,日治時期台車道或是公路舊道。

南馬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Daniel)收錄在《南瀛古道誌》但在臺灣堡圖中沒有,當地農人也不知外面世界稱這條栽種柳丁的農路為「南馬古道」,古道北端的馬斗欄行政區域歸為大內,但無法開車走此路通達。一路走來山羌叫聲如影隨形,據聞還有成群山豬與猴子出沒,中途需過溪數次,有兩處大型墾殖遺跡與萬應公廟,還...

後大埔古道

東山鄉東原村舊稱「前大埔」,原稱為「十八重溪」(今分為東元村及嶺南村)。但後來伴隨著移民者眾,如今日的嘉義縣大埔鄉亦有粵人入墾,他們同樣稱作「大埔」,以至於為了區分,乃將此地稱為「前大埔」,而嘉義縣大埔鄉就稱為「後大埔」(也稱作「簡仔霧社」或「簡霧社」)。就這樣,一條「前後大埔」的聯...

頂頭古道

(封面故事—圖文 / Daniel)頂頭步道雖是鋪了石階,不過步道上已經雜草蔓生,看來也是乏人問津已久。我們一家三人走到土地公廟附近又都不想再走了,因為前頭似乎已無石階,而且草更長了。剛才在登山口附近指引我們停車的好心當地人說上頭很寬闊,我也記得上頭應該有個涼亭啊,但是卻不見蹤影?這條古道是以...

麒麟尾古道

一般認為關仔嶺的開發是從明治31年(1898),其實早在這之前,關仔嶺的麒麟尾莊頭已是附近各聚落:南寮、水湖、半崎仔等莊頭到店仔口(白河舊地名)買賣、取水必經之處。據已搬遷的居民指出,當地麒麟尾有一口井水常年不斷,「麒麟尾古道」就是這附近居民到店仔口必走的道路,全長約莫3公里左右。 -台南學電...

六溪香路古道

清道光年間,寺僧帶著碧雲寺開基佛祖「正二媽」佛像下山躲避兵禍。經六重溪來到今東山碧軒寺現址搭建草寮,後來建寺供奉。但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碧軒寺的觀音佛像仍會回到火山碧雲寺過年;正月初十再下山返回碧軒寺。惟目前東山送迎佛祖路線與古香路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