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閱 1
  •   地圖 

新平溪煤礦

(封面故事—圖文 / Tony)

我沿著鐵路走,在鐵路分叉處,見到廢棄的舊鐵路,那便是通往新平溪礦場的運煤鐵道,已廢棄多年。 我走入舊鐵軌,到盡頭,躍上馬路,循著柏油路走,至叉路口,即可看到右前行馬路不遠空礦處, 有一廢棄的礦場,景緻與侯硐、菁桐的礦場相似。 走進這廢棄的卸煤場,四周寂靜,馬路上雖有觀光客行走,但無沒有轉入這離馬路不遠的舊礦場。「新平溪煤礦」開礦於民國五十六年,算是新的礦區,不像菁桐石底煤礦於日據時代就已開採。
稜線上風勢強勁,整個籠罩在風雨白牆之中,遇上這款天氣無景可賞不打緊,走在稜線上被強風吹得雨傘數次開花...過瞭望亭續前行... »

30

煤礦造就了平溪,但當煤礦不開採後,繁華一時的平溪也隨之人去樓空,寂靜的山城蒙上了淡淡的哀愁,似乎只有登山客才會偶爾來... »

124

我沿著鐵路走,在鐵路分叉處,見到廢棄的舊鐵路,那便是通往新平溪礦場的運煤鐵道,已廢棄多年。 我走入舊鐵軌,到盡頭,躍... »

1452

ringo我去年看這篇就很有感觸 裡面述說的都是近10年前的狀況了 想必現在老董事長可能也隨礦場去了吧 不知道現在新平溪煤礦博物館存在嗎 上網google一下似乎還在 我ㄧ定要去看看 版主回覆: 還在營業,台車已復駛,可以從十分搭輕便台車上山。
JKDear Tony:勘議:第十一段:摩拖車 (譯音正確) > 摩托車 (字典用語) ? 版主回覆: 雖是譯音,但應以通俗用法為準。已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