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閱 1

日治遺蹟

台灣接受日本統治50年,雖說是殖民統治,但也加速了台灣現代化的進程。戰後國民政府雖有計畫移除了不少殖民統治的痕跡,如神社,但台灣各地至今仍殘存不少日治遺跡,值得追尋與保存,以為歷史見證。(圖為花蓮吉安慶修院)

神社

神社是神道教舉行祭祀等活動的場所,而神道教是日本一個固有的宗教。每個神社所建立的位置並不一致,這與神社修建時的日本政治環境有關。祭祀對象主要是神道的神,也包含日本自古以來的神以外的民俗神、實在的人物、傳說昔話的人物、佛教的神佛或道教的神等外來的神。神社內的神殿一般由拜殿和本殿構成...

石佛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或「四國八十八所石佛」的設立,都鼓勵信徒往返各寺禮佛,而各地寺廟又多建於山顛水濱風景秀麗之處,則信徒參訪於各寺廟,雖名為宗教之旅,但實際亦隱含有遊山玩水,抒解身心的潛在功能..(by Tony的自然人文遊記)。已出世的石佛總整理(by 蕭郎獨步山林間)

北白川宮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日本幕末時期至明治時代皇族、陸軍軍官。他是伏見宮邦家親王第9子,生母是堀內信子,幼名滿宮。曾赴普魯士軍校深造,任中將近衛師團長,一般稱之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能久親王。在乙未戰爭攻臺時死亡,追贈大將。台灣日治時期50年間,能久親王被日本人神格化,在台灣神社(現地址為圓...

州廳

日治時期州的行政中心

警備道

警備道是在日治時期為了保護台灣的開採樟腦,避免與原住民衝突的隘勇線。例如,六龜警備線是日治時期南部興建的第一條警備線,主要為防堵原住民出草阻礙日本政府樟腦事業的發展,遂設置隘勇線及通電鐵絲網以保護採樟腦的工人及日人。若干警備道路在戰後初期被利用已有道路作為現代公路及產業道路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