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溯點:紅葉谷步道入口
終點:紅葉谷瀑布
回程 : 內柑宅古道 溯溪距離+山路距離:0.7公里+1公里 溯溪時間(來回):全程6小時 第一次造訪「八連溪」是2004年9月 第二次造訪「八連溪」則是2008年6月 原來自己已經超過15年沒來「八連溪」了 真的都不太記得這裡的溪流地形 而且溪流地形每年都會有一些變化 也是該來重溫一下舊夢了
以前一起溯溪的夥伴也都有新的方向 不過倒是光光還是一起溯溪的夥伴 不過,21年前他還是個20歲單身小夥子 現在女兒都讀國中了 這次因為帶 一些孩子溯溪 要縮短一點溯溪的長度 加上要從300多尺爬升到600多公尺 所以也算是有點陡峭 所以就不從「西內柑宅橋」起溯 改從「紅葉谷步道入口」
先走一段長度大概700公尺的「內柑宅古道」到過溪點再起溯 這樣至少可以減少個100多公尺的高度 「八連溪」雖然地形比較陡峭 但是因為是「火成岩」的地質 所以岩石表面也較為粗糙 不會很濕滑 而且抓點也很多 算是很好攀爬
「八連溪」有很多的小瀑布 如果天氣熱的話 很多地方都可以沖涼 還有一個「水濂洞」瀑布 從瀑布中看外面的感覺也是蠻特別的 「八連溪」也有一些深潭 但是大多數都可以踩到底 但可能是「立秋」 加上又有點高度 所以覺得溪水真的很冷 也難怪這邊是避暑勝地 走走古道流汗的時候 泡一下溪水暑氣全消
「八連溪」的生態還是很豐富 除了有許多的昆蟲之外 溪流當中還有許多的蝦子與魚 沿途還有很多青蛙從我們的前面跳下水。 大概又花了3小時上溯 也將近中午了 中午找個有小深潭的地方用餐 吃飽之後小朋友開始抓起蝦子 「八連溪」的蝦子真的很多 上次來都是這樣也是這樣 孩子們很容易就可以玩在一起 一起抓了不少的蝦子
用完午餐 之後 雖然距離「紅葉谷瀑布」只剩下兩百多公尺 不過考量大家的體力負荷 所以嘟嘟看了一下離線地圖 其實離「內柑宅古道」蠻近的 所以硬是走出來一條路上切回古道
從「內柑宅古道」走到瀑布 山路大概走了10分鐘就到了 如果是溯溪可能還要一個半小時 真是明智之舉 終於來到最後的「紅葉谷瀑布」 「紅葉谷瀑布」又叫「柳子楠瀑布」或是「內柑宅瀑布」 高度約12公尺 由於陽明山的雨量豐沛 所以終年瀑布都不會乾涸 也是一個很美的瀑布 瀑布下的深潭也是很好玩 可惜真的覺得水太冷了
之後則選擇走 「八連溪」 另一岸「內柑宅古道」回到「青山路」 算是一個O型把古道都走完了 也是一個不錯的收穫 不過,這邊的「內柑宅古道」就比較不好走一些
今天雖然有好幾個夥伴都是第一次溯溪 不過表現得很厲害 最小的「妮妮」才小一升小二而已 也可以順利完成 很多年沒來「八連溪」 其實已經忘記這邊的地形 而且跟不同的夥伴來 也有不同的經驗與回憶
終點:紅葉谷瀑布
回程 : 內柑宅古道 溯溪距離+山路距離:0.7公里+1公里 溯溪時間(來回):全程6小時 第一次造訪「八連溪」是2004年9月 第二次造訪「八連溪」則是2008年6月 原來自己已經超過15年沒來「八連溪」了 真的都不太記得這裡的溪流地形 而且溪流地形每年都會有一些變化 也是該來重溫一下舊夢了
以前一起溯溪的夥伴也都有新的方向 不過倒是光光還是一起溯溪的夥伴 不過,21年前他還是個20歲單身小夥子 現在女兒都讀國中了 這次因為帶 一些孩子溯溪 要縮短一點溯溪的長度 加上要從300多尺爬升到600多公尺 所以也算是有點陡峭 所以就不從「西內柑宅橋」起溯 改從「紅葉谷步道入口」
先走一段長度大概700公尺的「內柑宅古道」到過溪點再起溯 這樣至少可以減少個100多公尺的高度 「八連溪」雖然地形比較陡峭 但是因為是「火成岩」的地質 所以岩石表面也較為粗糙 不會很濕滑 而且抓點也很多 算是很好攀爬
「八連溪」有很多的小瀑布 如果天氣熱的話 很多地方都可以沖涼 還有一個「水濂洞」瀑布 從瀑布中看外面的感覺也是蠻特別的 「八連溪」也有一些深潭 但是大多數都可以踩到底 但可能是「立秋」 加上又有點高度 所以覺得溪水真的很冷 也難怪這邊是避暑勝地 走走古道流汗的時候 泡一下溪水暑氣全消
「八連溪」的生態還是很豐富 除了有許多的昆蟲之外 溪流當中還有許多的蝦子與魚 沿途還有很多青蛙從我們的前面跳下水。 大概又花了3小時上溯 也將近中午了 中午找個有小深潭的地方用餐 吃飽之後小朋友開始抓起蝦子 「八連溪」的蝦子真的很多 上次來都是這樣也是這樣 孩子們很容易就可以玩在一起 一起抓了不少的蝦子
用完午餐 之後 雖然距離「紅葉谷瀑布」只剩下兩百多公尺 不過考量大家的體力負荷 所以嘟嘟看了一下離線地圖 其實離「內柑宅古道」蠻近的 所以硬是走出來一條路上切回古道
從「內柑宅古道」走到瀑布 山路大概走了10分鐘就到了 如果是溯溪可能還要一個半小時 真是明智之舉 終於來到最後的「紅葉谷瀑布」 「紅葉谷瀑布」又叫「柳子楠瀑布」或是「內柑宅瀑布」 高度約12公尺 由於陽明山的雨量豐沛 所以終年瀑布都不會乾涸 也是一個很美的瀑布 瀑布下的深潭也是很好玩 可惜真的覺得水太冷了
之後則選擇走 「八連溪」 另一岸「內柑宅古道」回到「青山路」 算是一個O型把古道都走完了 也是一個不錯的收穫 不過,這邊的「內柑宅古道」就比較不好走一些
今天雖然有好幾個夥伴都是第一次溯溪 不過表現得很厲害 最小的「妮妮」才小一升小二而已 也可以順利完成 很多年沒來「八連溪」 其實已經忘記這邊的地形 而且跟不同的夥伴來 也有不同的經驗與回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