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tthsu41的遊記

2019-05-21

 20190521今天的行程,先訪比利時 安特衛普,再續往荷蘭鹿特丹,08:30出門告別昨晚夜宿的布魯塞爾CROENE PLAZA旅社,開始車遊賞景,來到比利時安特衛普中央車站了,稍訪一下,雜誌《新聞週刊》選出巴洛克風格的安特衛普站是世界上第四美麗的火車站,而最近更被美國的知名新聞網站 Mashable 投票推選為全球最美的火車站。

 比利時安特衛普中央車站巡禮,第一眼一看安特衛普車站,很難想像他是車站,如果他是教堂或者市政廳之類,這建築並不稀奇,在歐洲的稍有歷史的城市都能見到,而作為火車站這樣的存在就變得有些特別。這裡有著那麼悠久的歷史,上演了無數的關於離別和相聚的故事,提著行李箱來到這裡,熙嚷過往的人群都如慢門拍攝般虛化,只留著老建築,靜靜的長久佇立於此,這個富麗堂皇擁有“鐵路大教堂”美稱的車站,每年吸引無數新人來此拍攝婚紗照。

 安特衛普中央車站巡禮,到車站內梢訪一下,車站大廳的穹頂建於1905年,高75米,整個車站由20多種大理石和石料裝飾而成,站在下面仰望穹頂異常壯觀,車站旁停車不易,僅約20分鐘,大夥到車站對面馬路,候車,候車時到,旁唐人街口,稍訪一下,遠眺一下唐人街,告別安特衛普中央車站,續往安特衛普大廣場Grote Markt,車遊賞景,車停安特衛普斯海爾德河畔,碼頭停車場,步行到安特衛普大廣場。

 來到安特衛普大廣場了,比利時所有城市都有的大廣場 Grote Markt與市政廳 Stadhuis,由於 16 世紀時整個今日的比利時,就數安特衛普最富有,因此擁有最堂皇的法蘭德斯文藝復興式樣市政廳與行會建築群, 前方就是有名的布拉寶 (Brabo) 噴泉,傳說很久以前有個叫 Druon Antigoon 的巨人霸佔須爾德河,並強迫往來船隻繳交錢財,如果不服從就會遭斷掌的懲罰。後來有一個英勇的羅馬士兵,斯爾菲斯‧布拉寶 (Silvius Brabo) 為民除害,砍斷巨人手掌並丟入海爾德河,從此人們獲得自由。噴泉上方,便是布拉寶砍斷巨人手掌,拋入河中的英姿,據說安特衛普的名稱即來自此傳說。

 安特衛普大廣場,市政廳修繕中,僅能拍拍示意圖,阿娟先帶大夥到,聖母主教座教堂,教堂前有龍龍與忠犬像,母主教座堂始建於 1351 年,尖頂高 123 公尺。雖然第一階段建造已於1521 年結束,但主教座堂至今仍未全部完工,牆邊有當時興建大教堂的建築師及石匠們的青銅像,歷經數百年,教堂仍未全部完工,不知當時建築師及石匠們,如何感想。

 安特衛普聖母主教座堂裡收藏了許多彼得‧保羅‧魯本斯的畫作,「龍龍與忠狗」的卡通所描述在龍龍所處的年代,沒有錢是無法入內朝聖;過了不知百餘年了,今日想入內參觀同樣要錢,經阿娟詢問沒人要入內參觀,開始自由活動,貧苦的小男孩 (龍龍) 一直想看教堂裡的魯本斯一幅畫,但因為畫掩在布幕後,始終無法如願,故事的最後,將被凍死的小男孩和他忠心的寵物狗一起坐在教堂的地板上,一陣風吹起了布幕,小男孩如願見到那幅畫,心滿意足,和狗狗一起離開人世。原著書名是《法蘭德斯之犬》(A Dog of Flanders)。

 走回河畔停車場了,告別比利時,前往荷蘭鹿特丹,出境了,往Rotterdam鹿特丹郊外午餐處,風景不錯,有不少釣客,下午續往下一景點,荷蘭鹿特丹小孩堤防,車上阿娟發下,風車參觀劵,車遊賞景,已看到不少風車,小孩堤防是荷蘭西部南荷蘭省的一個村莊,部分屬於新萊克蘭,部分屬於阿爾布拉瑟丹,距鹿特丹東面15公里。 小孩堤防坐落在萊克河與諾德河交匯處,為了排出水,1740年建立一個由19座風車組成的系統,是荷蘭最大的風車系統。小孩堤防風車群已成為成為荷蘭最知名的景點之一。

 鹿特丹小孩堤防,這些風車並不是為了觀光才建,而是真真實實的荷蘭風車,約莫建於1740年間。至今都已經超過兩百年,但卻保存得相當完好。不管是內部或是外部,都有被完整的維護著。除了部分開放參觀外,有些風車是私人所有,甚至至今仍有人生活在其中,如果仔細看,還會看到有些風車外有人曬著衣服的畫面呢!現在的小孩堤防,在1997年時被正式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因此荷蘭政府更是有計劃地保存著這塊寶地。

 來到鹿特丹小孩堤防,走往景區,欣賞路旁野花,風車風光,其中開放一間風車小屋,可入內參訪,風車小屋內將房間、客廳等空間透過家居擺飾一一重現了當時生活,從他們用餐的鍋碗瓢盆、工作的道具、睡覺的床鋪都有細心的擺設好,讓我們能夠一窺究竟。風車內的環境真的不大,大概有三樓,最樓上的空間是可以看到風車扇頁轉動時運作的狀況,那個轟隆隆的巨響滿驚人的,住在裡面生活的人,的確是相當辛苦的事。

 鹿特丹小孩堤防,名稱的來源,荷蘭有1/3的土地都在海平面下方,尤其靠近鹿特丹的周遭地區,更低於海平面6.5公尺之多。最早的開拓者來到【Alblasserdam】這片土地,他們把住房建在沙丘上,來防止水患的侵襲,隨後建造了堤防與【Elshout水壩】,堤防將水擋在外面,水壩則把堤防內的積水與地下水抽出排入河流,然而最終還是抵不過馮夷之怒,在1421年的一場暴雨,引發洪水沖垮了堤防,造成上千人死亡,而此刻在水上飄浮著一個木製搖籃,並且傳來嬰兒宏亮的哭聲,搖籃上還有一隻貓,那貓咪在搖盤內跳來跳去保持籃子的平衡,才沒有沉沒,當地人們為了紀念那越挫越勇的生命力,於是就將此地命名為【Kinderdijk小孩堤防】。

 參訪完候,續往荷蘭鹿特丹,車遊賞景,來到荷蘭鹿特丹了,今晚將夜宿港邊,鹿特丹之星船屋飯店,船上晚餐很貴,吃不起,港邊沒屋子,沒得吃,只好退10歐元晚餐費,把大夥帶到《鹿特丹市集廣場 (Markthal)、鉛筆屋、方塊屋》,放牛吃草,晚餐自理,約好集合時間回停車處,出發往鹿特丹市集廣場。

 鹿特丹是荷蘭南荷蘭省的城市,是荷蘭第二大城市,位於荷蘭的南荷蘭省,新馬斯河畔。其名稱來自於在市中心注入新馬斯河的小河鹿特河、以及荷蘭語的「壩」。 鹿特丹長期為歐洲最大的海港,以貨櫃運量計算,1980年代曾是世界上第一大港口,在2010年為世界第10。

 來到鹿特丹市集廣場了,展開自由活動,晚餐自理,逛一下鹿特丹市集廣場,方塊屋、水管屋、鉛筆屋、Rotterdam Blaak車站,幾個景點,都在附近,到處逛一下,向大家說一聲:『歡迎來到:建築之都,鹿特丹!』,戰後重建,一些新潮建築,紛紛出現,也逛到附近,聖羅倫斯教堂(Grote of Sint-Laurenskerk),哥德式的大教堂,在鹿特丹也相當的顯眼,建於1449年,落成於1525年。鹿特丹在二戰時因為德軍的入侵,鹿特丹當時首當其衝,幾乎被炸成一片平地。聖羅倫斯教堂雖然倖存了,但也滿目瘡痍,經過後人修復後,以幾近教堂原貌的狀態在1968年重新開放。

 聖羅倫斯教堂前,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鹿特丹姆斯(伊拉斯謨),也譯作伊拉斯姆斯、埃拉斯默斯、艾拉思姆斯、伊拉斯默斯,史學界通稱鹿特丹的伊拉斯謨,是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著名的人文主義思想家和神學家,為北方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謨是一個用「純正」拉丁語寫作的古典學者。

 鹿特丹街頭巡禮,走回停車處了,離集合還有些時間,旁碼頭博物館屋外展覽品,稍賞一下,來到荷蘭鹿特丹,今晚將夜宿港邊,鹿特丹之星船了,搭過麗星輪遊沖繩,感覺差不多,不過麗星輪1天免費供6餐,飯店則不一樣,先到船外逛逛,果然無商業氣息,再回船上逛逛,來到甲板船尾,這不是鐵達尼號,看不到蘿蕬與傑克,船上房間頗大,還有書房,1大1小3人份床,小書房有咖啡機來上一杯,晚安,同時也結束今天,布魯塞爾-安特衛普-鹿特丹之旅。

  • 本篇所屬分類

    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