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scotthsu41的遊記

2015-05-18

 20150518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故宮開放免費入館參觀,來個共襄盛舉,聽說入館服裝須整齊,老劉車褲外加長褲,一起來到故宮前,已好久未入內參觀了,館內不可拍照,背包相機都須託放寄物處,國際博物館日,故宮館內參觀人潮洶湧,尤其是301/302鎮館之寶展示室,更是大排長龍,爆滿的遠道陸客,都耐心排隊等入內參觀,我們選擇放棄,到別處稍參訪,也遇老廖,告知Zico、俠哥在找,趕緊出館,領回背包,Zico、俠哥不耐久候已回家了。

 我們由善路三段150巷右轉過碧溪橋,經號稱小溪頭步道的碧溪產業道路往內湖,小溪頭步道,到內雙溪自然中心賞百合,曾來過幾次,但續往內湖則是今天初體驗,內雙溪自然中心,過去百合開放的5月,都對外開放,但今年沒有消息, 僅對面藥用植物園區有開放,看內雙溪自然中心內,鐵砲百合正怒放中,不知為何今年未開放參觀,從園外賞內雙溪自然中心內鐵砲百合,也到內雙溪自然中心對面,藥用植物園區參觀一下。

 續往內湖,來到一間石頭屋,這間石頭屋算是碧溪步道的登山口地標,主要做為地質解說教室,其結構由唭哩岸岩搭蓋而成,屋內為地層靜態展示, 屋外另設置戶外解說區、涼亭、生態水池及步道等設施。石頭厝周遭因位於斷層地帶,地下水豐沛,故善用地下水設置生態池,並栽植各種水生植物,藉以形成水域生態,作為臺灣樹蛙的棲息地之一。係由大屯山系的安山岩打石堆砌而成,極具當地農村建築特色,屬內湖採石行業的特色建築,因為位處崁腳斷層帶上,作為介紹內湖地區斷層與地質地形之場所。

 石頭屋後方太陽廣場,就是一個半圓形看台廣場,臺北小溪頭的樞紐位置,是碧溪步道起點,四通八達的路網中心,其寬闊空間規劃成提供親山民眾活動集結及休憩空間,早年因有水土保持疑慮,為確保碧溪產業道路通行安全,辦理邊坡整治工程,並美化擋土牆為階梯看台,營造森林間的表演舞台。以太陽為主軸所設計的太陽劇場,由劇場入口的彩虹階梯、亮晶晶的玻璃磚牆、地坪上的太陽意象,藉以象徵小溪頭地區有著太陽般的熱情迎接貴客的到來。走累了,坐下來欣賞藝術團體不定期舉行的表演,體驗一下於山林間欣賞藝術表演,與大自然融合為一體的奇妙感覺。坐在看台廣場向前方山頭望,鵝尾山、小草山、與七星山歷歷在目。

 大夥於石頭屋前涼亭,休息、午餐,談到老劉太太,利用廢棄傘布,作成登山背包,又防雨又實用,林哥拿出也是老劉太太贈與,利用廢棄傘布,作成的騎車用雨衣,及老劉太太絕活好吃醬瓜,老劉也送我ㄧ些醬瓜,給我老婆品嚐一下,說不定我老婆也想學,續往內湖,來到途中華朋觀景亭,遠眺七星山,續往內湖,來到途中公路交叉點,往大崙尾山東西面步道,看起來舒適好走,步道口有古樸的土地公廟,但我們將往白石湖方向。

 往內湖白石湖方向,先訪一下龍船岩,途經黃氏古厝於古厝前,遠眺101大樓,視野不錯,續往內湖龍船岩,最後500米,須步行往內湖龍船岩,老劉說今天鞋子不對,少走一點,今天的內湖登山,就僅0.5K龍船岩,原打算的甜水鴛鴦湖及大崙頭山就作罷了,龍船岩步道,也是舒適好走,來到往開眼山叉路口旁,也有稍大古樸的土地公廟,途中遠眺風光視野不錯,端午節快到了,今天先來訪龍船岩,也頗應景。

告別龍船岩,經土地公廟處,來到夫妻樹前,一直不很清楚,夫妻樹上長的真是靈芝?讀一下夫妻樹解說牌,看台前遠眺,告別夫妻樹,來到白石湖同心池畔賞荷花,同心池畔,鐵砲百合花、粉撲花、金針花,都盛開中,非常值得來觀賞,踏上歸程,來到白石湖吊橋,於內湖白石湖吊橋頭合照一張,來到碧山巖了,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前小龍石刻花圃都已拆除,廟前遠眺較清爽些,也到廟後遠眺龍擁101大樓,經金龍禪寺心經牆,踏上歸程,來到大直橋下,端午節快到了,划龍船勤練中,遠眺松山機場,飛機起飛,遠眺勤練中的划龍船,同時也結束,今天故宮內湖龍船岩白石湖碧山巖之旅。
  • 本篇所屬分類

    鐵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