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scotthsu41的遊記

2015-02-24

20150224迪化貴德商圈知性之旅
20150224老廖感慨台北人,竟然迪化街未逛過,今天大夥來一趟,迪化貴德商圈知性之旅,首先來到蔣渭水紀念公園,大夥依例合照一張,市內短途通常以自行車代步,被問起如何導覽,看地圖想了一下次序,由捷運民權西路站起點,到圓環解散的走覽圖,好像較合理,來到蔣渭水紀念公園銅像前了。

1920年代台灣人為了向殖民統治的日本政府爭取民主、自由,發起一波波政治社會運動。林獻堂、大稻埕執業的醫生蔣渭水等人主導,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921年十月十七日,蔣渭水結合學生、知識份子、地主、士坤組成「台灣文化協會」,透過巡迴演講、發行會報、開辦夏季學校、文化書局、提倡白話文、推動新劇等,喚起民族意識,散播思想文化的種子,成為最具影響力的非武裝抗日運動。

1923年蔣渭水等突破台灣總督的報禁,在東京創辦「台灣民報」,編輯部及總批發處設在他行醫的台北大稻埕大安醫院,啟迪台灣人的思想,是台灣人的言論廣場,更在1923年創立「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推動民族自決思想的議會請願運動。

1923年,日本皇太子來台,台灣總督府發動軍公教、學校的民眾列隊,揮舞日本軍旗迎接,蔣渭水則是高舉「台灣議會期成請願同盟會」旗幟,大膽的向日皇太子請願;旗幟左下方書寫「歡迎鶴駕」,被日警視為不敬遭檢束,蔣渭水因而入獄,被抓到北警察署拘留,成為「我台人為公事受拘引」的第一人。

蔣渭水紀念公園銅像,即為入獄前形象,一手醫事包,一手毯子書籍,囚於日治時期的「北警察署」,為市定古蹟整修中,內還保有扇形拘留所及一座「水牢」,1923年蔣渭水等人,因對日爭取設立「台灣議會」,被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罪名首次入獄,拘留在此地北署;蔣渭水還將牢獄生活當成是人生的「另類」體驗,寫下「北署遊記」,並在台灣民報發表,成為台灣首見的獄中文學。

來到大同分局,刑事警察局曾借用此處,林哥老婆於此處上班10餘年,為最先懷舊者,刑事警察局借用時,大同分局使用旁邊,日治時期的「北警察署」,刑事警察局搬走後,才給大同分局使用,舊「北警察署」,以前常經過此處的林哥老婆,也繞去懷舊巡禮一番。

來到重慶北路/保安街口,葉金塗豪宅前,由靠鳳梨罐頭致富的葉金塗,約於1933年蓋了這棟,當時最豪華的建築,屬於1920年代裝飾藝術風格建築,房子改建時保留了保安街騎樓第一進空間完整立面,重建重慶北路側立面,改建新大樓後,留下巴洛克華麗屋飾當門面,不忘本費工新建,頗難得的今古協調。

續往重慶北路/歸綏街口,歸綏戲曲公園出發,此趟娘子軍人氣旺,歸綏戲曲公園對面白色大樓,就是江山樓舊址,日治時代,號稱北台第一樓,江山樓,裕仁太子訪台時,曾在此樓招待他,現址完全看不出來端倪,歸綏戲曲公園內,也被廟宇攻占一偶,接著來到台北市甘州街40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李春生於1915年8月,所建獻的這座禮拜堂,前身為「大龍峒禮拜堂」(1875年~1884年),被毀重新建造,改名為「枋隙禮拜堂」(1885年~1915年),李春生於1915年8月,建獻這座禮拜堂,改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來到金碧輝煌的慈聖宮,與台北法主公廟、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共稱大稻埕三大廟宇,慈聖宮主祀為天上聖母媽祖,面積之廣則為稻江廟宇之冠,慈聖宮廟前巡禮,林哥找到不少網路推薦美食,可惜現場人太多作罷,續來到第一劇場改建大樓,老爸曾是跑片員工,家住劇場內員工宿舍,旁國泰戲院也改建棕色新大樓了,轉角佳興手工魚丸名店,林哥終於吃到美食,還買一大包攜回家。

佳興手工魚丸名店前,即歸綏街大稻埕公園,來到李臨秋大頭銅像前,今天剛好14點整來此,原來每整點都有播放,15分鐘李臨秋的歌曲,每天早上9時到下午6時,每個整點,雕像區就會自動播放15分鐘的李臨秋歌謠,如望春風、一個紅蛋、四季紅、補破網等歌曲;成為臺北市首座歌謠公園。

歸綏街大稻埕公園內撿茶枝陶圖,可惜我有張小1時與老媽撿茶枝照片,被借展沒還,相當懷念的撿茶枝圖,老婆也見過那張照片,童年的歲月,滿滿的回憶,街景陶圖,與現況相當像,接著來到日治時代和國民黨來台後,都是紅頂商人的辜家,辜家鹽館,市定古蹟辜顯榮鹽館故宅,現址為榮星幼稚園,今天已開學了,辜顯榮迎日軍入台北城有功,獲賜鹽專賣權,建此鹽館,其後代辜振甫國民黨來台後,仍是紅頂商人。

老廖、老劉都是老台北人,都僅路過,今天首次來逛迪化街,當然要訪,迪化街首棟屋,「林五湖本館」,1851年林藍田由基隆移居大稻埕,與族人在此建立三間閩南式街屋,是大稻埕迪化街第一間街屋,經過一百多年,三棟街屋有兩棟留下來,分別是迪化街一段154號勝豐食品行,與156號林五湖本館,本館正門店面依照傳統風格修造,僅用卡榫,完全沒有使用任何一根釘子,林五湖並不是真名,而是林家經營命理館的稱號,林家於此棟建築第二進開設「林五湖命相館」,為永樂市場三大命理師之一,後代子孫仍持續以「林五湖」經營命相館,目前命相館營業已經遷往迪化街一段280巷7號,林五湖故居第一進開設茶行:臻味茶苑。

參觀林五湖本館中庭石麒麟,屋外別緻排水設施,續逛迪化街漂亮老街,欣賞屋飾,民生西路進迪化街一段路口,彰化銀行已頗久遠,來到霞海城隍廟了,因供奉有城隍爺與月下老人,而成為國際知名的參拜勝地,來求姻緣的外國人也不少,附近有老婆常來此抓藥的,迪化街生記中藥舖,茶王陳天來的永樂座,李臨秋也當過員工,現已改建成商場,5月13熱鬧時,還有戲班演出,迪化街上有名的,『屈臣氏大藥房』,立面有趣的商標,旁邊小藝埕商店,新春開店了,稍逛一下。

途經迪化街城隍廟前小巷,西寧北路布偶館,來到西寧北路86巷4號李臨秋故居,續往西寧北路86巷/貴德街53號,莊協發古蹟舊址,運氣不錯有開門,進入莊協發古宅內,參訪一番,與屋主鄰居舊識打招呼,接著大夥想看讓買辦李春生,發跡成台灣巨富,前怡和洋行,但僅普通7層樓,有點失望,僅地上的,怡和布市場印痕,還跟怡和有點關係,老家對面也有一家,李春生紀念教堂。

陳天來經營茶葉致富,貴德街73號的陳天來故居,集中式與洋式於一身,是當時的豪宅典範,據說日治時期,日本皇族來台灣,都會前來參觀,那天請鄰居阿濤伯開個門能參訪一下,往南京西路,途經西寧北路旺旺公司,以為旺旺公司都去大陸了,台灣還有公司在,南京西路/延平北路上,大千百貨旁,就是蔣渭水的大安醫院舊址,轉角屋萬里紅食堂,曾改為『All Beauty』,「黑美人」酒家。

大稻埕三大廟宇,慈聖宮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已訪過,剩下台北法主公廟也參訪一下,法主公指張慈觀。張慈觀,又名自觀,小名沙。福建永泰縣人(一說為閩清),因神通頗為出名,去世後被福州、泉州等地的民眾奉為神明,尤其永春、安溪。因為以法術著稱,因此被尊為法主真君,尊稱為法主公,意為法術高強的神明。之後,法主公更被道教閭山派中的一些道士,奉為祖師;法主公廟對面天馬茶房旁,即為228事件引爆地,於『228事件引爆地』解說石碑前,同時也結束今天,迪化貴德商圈知性之旅。
  • 本篇所屬分類

    人文

  •  

     

1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