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cotthsu41的遊記

2015-02-23

20150223 迪化貴德商圈探踩之旅
20150223老廖感慨台北人,竟然迪化街未逛過,希望逛一下,迪化街/貴德街也算是老家,當然自告奮勇,當一次導遊,年假明天2/24恢復上班囉,也是退休三等公民活動日,將帶團來遊覽,今天就預先探踩一下,來一趟迪化貴德商圈知性之旅,出門忠孝碼頭遠眺大稻埕,於台北橋下河畔自行車道前,看迪化街古宅改建,還有點古宅風味, 來到大稻埕碼頭了,小時候常跟隨老媽到河邊洗衣服,就在近旁抓小螃蟹玩,後來汙染嚴重,河邊洗衣已不可求,當時景觀很不一樣,黃昏看老鷹捕魚,河邊高灘上有艘,大船擱淺,被當成住宅,應有2/3層樓高,長50米以上,形狀確如大稻埕碼頭船型,大很多就是了,後毀於颱風了。

來到辜顯榮鹽館解說牌前,『宰相有權可割地,孤臣無力以回天』,台灣割給日本,台灣國曇花一現,大部分官員全跑了,窮人還好,富人怕亂,有李春生、辜顯榮等,迎日軍入台北城,以維秩序,日本為彰顯順民,特將鹽的專賣權,賜給辜顯榮,建宅鹽館辦公室於此,現為市定古蹟,今為榮星幼稚園使用中,在台灣的葬禮中,可謂空前絕後最為隆重,並不是老蔣,而是病逝於日本的辜顯榮,日本為表彰台灣順民,日本天皇馬車特於日本,親送靈柩由醫院至碼頭,靈柩搭船至基隆,基隆至台北,排滿迎靈隊伍,排場盛況一路由日本到台灣,可謂台灣史上空前絕後第一人,紀錄片藏於台大圖書館中,其後辜振甫國民黨來台後,仍是紅頂商人。

來到迪化街/歸綏街口,遠眺年節中的迪化街,還頗清靜,接著來到歸綏街上的大稻埕公園,看到公園撿茶枝塑照,想起三哥常感慨說,我們是小學1年級,就開始工作,5歲時就喪父,家中6兄弟都小,兄弟都小學1年級起,所有假日,都在茶橄下工作,標準童工,看李臨秋銅像,因太聰明了,頭故意作大一點,來到重慶北路/歸綏街口,歸綏戲曲公園,對面白色大樓,就是江山樓舊址,日治時代,號稱北台第一樓,江山樓,裕仁太子訪台時,曾在此樓招待他。

來到重慶北路/保安街口,葉金塗古豪宅前,改建大樓後,僅留下門面巴洛克華麗屋飾,記得小時候,為徐外科醫院,入大門前有車道、氣派前庭已都不見了,從前都是買地自建,會留下自家行號,葉金塗古宅保安街底,延平北路上高樓,茶王陳天來的第一劇場,也已改建成大樓,從前第一劇場與台北戲院,常演同一日片,我老爸為第一劇場員工,同一影片多卷膠卷,兩院時差1小時開演,老爸自行車跑送2 院影片膠卷,家住第一劇場內,後方停車場旁員工宿舍內,看來與阿濤伯上代就有淵源,老爸是他家員工。

民生西路上,有號稱台灣第一家西餐廳,波麗路西餐廳,民生西路/延平北路上,大千百貨旁,就是蔣渭水的大安醫院舊址,還有蔣渭水紀念公園,於雙連走路稍遠些,轉角屋萬里紅食堂,政府剛遷台,有紅字不行,被要求改名,曾改為『All Beauty』,「黑美人」酒家,同樣李臨秋『四季紅』,也曾被要求改為『四季謠』,『補破網』被要求加第三段歌詞,否則禁唱,南京西路法主公廟前,路旁有一紀念石碑,『228事件引爆地』紀念碑,還幾天就是228,懷舊一下。

來到南京西路圓環,阿水老爸有一店,每年5/13大拜拜,來圓環吃過好幾次,來到南京西路,迪化街入口處了,有名的,『屈臣氏大藥房』,立面依舊,整修得不錯,也是鄰居同事阿濤伯的阿公,茶王陳天來的永樂座,已改建成商場,對面迪化街光泉起家厝,也已改建大樓,一樓仍為萊爾富超商,生記中藥舖,老婆常來此抓藥,香火鼎盛的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小時候5月13人看人,非常熱鬧。

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前小巷,來到西寧北路布偶館,斜對面小巷,來到紅磚牆的李臨秋故居,西寧北路86巷4號李臨秋故居,最深的印象的就是,晚年李臨秋中風復健,他老婆天天帶他去河邊散步,那鶼鰈情深緩緩而行,令人久久難忘,西寧北路86巷/貴德街53號,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莊協發宅,也是市定古蹟,聞人莊永明住此,作夢都沒想到,我老家貴德街51號,也一併列入市定古蹟,屋外竹節式排水管,也算是頗有特色。

老家對面,好像一張臉的,李春生紀念教堂,前怡和洋行買辦李春生,發跡成台灣巨富,捐了不少教堂,貴德街73號,阿濤伯的阿公,茶王陳天來的老家,前錦記茶行,現也是市定古蹟,其後陳守山,也是名人,來到河邊延平宮,也是我與老婆的婚宴處,結婚當天中美斷交,派特使來台說明,民眾包圍座車,丟擲雞蛋,當時美國大使館在北門(後改建為國稅大樓),怕民眾衝入大使館,警方排出拒馬,北門封街禁止通行,有人無法前來,一趟旅程,勾起滿滿回憶,大稻埕河邊,遠眺三重自宅,也結束今天,迪化貴德商圈探踏之旅。
  • 本篇所屬分類

    人文

  •  

     

1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