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8 9

  • 地圖 

Tony的遊記

2003-08-23

東和禪寺.台大法學院
東和禪寺,原稱「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別院」,一九0八年由日本僧人所建。至於大殿前的鐘樓則建造於一九三0年(昭和五年)。禪寺原本的大殿,台灣光復後,遭軍隊及民眾佔住,遭到破壞,然而大殿仍聳立,直到十年前才被拆掉。
台大法學院,原為日據時期台北高等商業學校, 戰後(1945),成為台大法學院院區。它主要的行政大樓、大禮堂及二層樓教室等建築完成於一九一九年(大正八年), 是精緻古典的巴洛克建築風格。建築風格與汐止周家花園相似, 後者完工於一九0九年,兩者年代相近。我初見汐止周家花園時,有似曾相識的感動,或許是因為移情作用使然。

留言

JK   2010/10/19 07:14
Dear Tony: 1.第十三段: 影象 > 影像. 2.倒數第四段: 2.1凋弊 > 凋敝. 2.2參痛 > 慘痛.JK 版主回覆: 已修正。謝謝JK兄。
Tony   2016/6/30 06:54
謝謝。
徐宗懋   2016/6/30 06:53
我不太讀電子書,還是比較習慣紙本書籍,你的作品中有關老臺灣寫真的,我請同事去買一整套來,也會推薦給朋友們。
Tony   2016/6/30 06:33
謝謝。隨緣吧。我也是素人出版社啊,自己寫書自己出版自己銷售,比較自由自在。
徐宗懋   2016/6/30 06:06
我的意思是我就是出版社,要請你寫書出書,不過沒事兒,一切隨緣吧!
Tony   2016/6/30 04:12
徐兄應當找專業的出版社洽談。這方面我的經驗不多也不足,只是素人出版而己,不敢,也無意與人當面交流。至於登山旅行相關主題,歡迎隨時線上交流或分享心得。
徐宗懋   2016/6/29 18:41
我跟張哲生是很好的朋友,我也想出版一些具份量的臺灣城鄉演變史的畫冊,希望有機會能當面交流一下。
Tony   2016/6/29 14:29
的確如此。我在民國70年左右在附近讀書時,看到東和禪寺的大殿建築還很完整,只是缺乏維護,感覺像是廢墟。可惜後來被拆除夷平,變成今日的高樓模樣。
徐宗懋   2016/6/29 14:12
Tony, 我在後天周五(7/1)的《人間福報》版14縱橫古今欄目上,發表「台北東和禪寺的珍稀影像」,這是民國57年的東和禪寺,今天的說法常說,早年軍隊民眾佔用破壞地很嚴重,並非事實,從照片來看,東和禪寺的主殿非常完整,還有高牆圍起來,廣場也很完整,真正的破壞是到了民國70年後,歷屆台北市政府無心管理...
  • 本篇所屬分類

    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