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原本要完成蛇子形古道未境的部分, 那知趕到瑞芳圓山福德宮時,那裡已是烏雲密佈、風雨交加,看似沒有歇止之意。大夥討... »
522
4
lee我7月9日在過番婆厝後的牛路上被牛蜂螫了兩下,我朋友在附近也被蜂螫了,我去年多次走這邊沒看到蜜蜂,怎麼今年這麼多人被螫咬。 有必要警告山友要小心了。
mountain我去年和週五下午登山隊走這條路也是被一隻好大的蜂驅趕,亂恐怖的,就在你身邊8字形一直繞轉,這隻蜜蜂是在過鐵柵欄水管路(通往荷蘭古道)的
mori今年可能天氣比往常的來的悶熱,蜂類的繁殖比較早且快,所以最近山友紀錄陸續都有發現一些蜂窩,請大家務必小心,370巷底有個虎頭蜂窩,不過位置較高,最近要由此進入登峰圳的山友請別小心!
mori由於最近蜂類很多防不勝防,若不小心被螫刺, 請隨身攜帶一瓶"肌樂" 或"鞍水"之類, 效果還不錯,若感到暈眩的很嚴重,最好原路撤退,下山就醫.
連假三日出遊第二日行程(南投-國姓鄉):家中用完早餐約10點出發-仙佛寺-福龜田園國小暫停-中餐(公路菜飯茶)-中台... »
今天的唯一行程.就是前往基隆政府辨的夏之戀國境之北外木山的范逸 臣演唱.瘋狂一下,其實平日並沒有追星的習慣.但是知道范逸... »
515
2
fall5309好棒的分享哦!去年在碧潭的煙火,也有請到小范,那時也有為海角七號造勢,去年不識泰山,今年卻不一樣了,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哦!還可以基隆廟口吃美食太讚了,回到家豈不好晚了,值得啦!
chenju1tw呵呵,海角七號的歌,都快變成國歌了!每個人都朗朗上口! 很棒的分享,讓我也能如臨現場!
參加人員: 劉大哥,麗珍姐,小乖,秀貞,蓉樺,陽光少年,南西,我,共8名 前年秋冬時,由孫 大哥及明玉姐帶路,和OPEN姐共五名, 到金... »
圖:紅河谷越嶺古道. 夏日炎炎,在家避暑多日,今天出來透透氣,想起一年半以前曾走過 , 令人難忘的紅河谷越嶺古道,當時只... »
972
3
Rick 今天元宵節 小弟偱您的足跡走到7號橋過後的溪邊休息 然後過溪欲續行向上 可是人煙稀少且還須回環河2號橋開車還是返回溪邊休息為妙. 天空中有不知名的老鷹盤旋著 不時發出著鳴叫聲. 藍天隊留下了路條 上印著JAN07 (2010) 背面還有301字樣. 聽說從遠傳的防水布工寮上拔刀爾山還需2小時多...不知道從慶安宮...
Rick 謝謝主人TONY的整理與回覆.(忘了向您拜晚年啦) 如果要越嶺到三峽熊空的話,可能就要搭新店客運公車較為方便了(市政府站有到新店的公車) 還有要帶把鐮刀或原住民的 山刀好開路喔...之前網路上有位勇者背越野車走過紅河谷,哈盆波露山,桶後越嶺與巴陵下福山段呢...年輕真好!痴狂真好! 版主回覆: 熊空段好像沒...
JKDear Tony:此條古道20多年前走過數次,今年7/17重遊,原味的好山好水猶在,幸哉!天佑台灣!此趟增聞:山壁神龕前的空地,有用水管接引山泉水,源源不斷供山客洗塵消暑,積善人家功德無量矣;又至工寮折返途中[約在木橋3與4之間],突聞山豬吼叫衝入深林中,隨侍在後的管區黑土狗狂奔追趕後,方始消聲匿跡,請教下次如再遇到山...
鬼澤山,又名熊頭山,海拔1040公尺,三等三角點No.6272,山字森林三角點,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竹林村和平部落,沿途擁有優美山林景... »
625
6
阿亮放心啦!青蛇是沒有毒的,別怕。
shiun101感謝指教~~
吉利原來沒有鬼阿,嚇死我了說
shiun101個人認為"鬼澤"應該是個日本姓,就像鬼塚、鬼沼、鬼丸、鬼柳、鬼平之類的,這座山登山路徑剛整理過,還不難走~
彭哥大巴可以到達哪裡??謝謝~
shiun101大巴只能到122縣道叉路吧(台塑加油站前,距離登山口還約4公里),行車路線雖皆為柏油路,但路幅不寬,大巴應該不能,以小車為宜。
今天我原打算走關渡親山步道的,查了一下,發現這步道大部份要踢柏油路,雖然這一段的展望不錯,而楓丹白露登山口的步道部份是和... »
630
6
unknown好文推喔!!
unknown北投真是好山好水好風景~
unknown往山裡走走,很舒服的~~
unknown青山綠水好風景!!~
unknown有時間去這邊來爬爬山
unknown謝謝你,很用心的分享
2009年7月18日 ... 雪霸休閒農場的洋繡球花 往「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必經之地,位於「大鹿林道」上「 野馬瞰山」頂附近,嚇嚇有... »
一大早六點多離開七星潭原野牧場後,就趕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整裝出發,一下車就感受到清新的氣味,和看到挺拔壁立的「三... »
1
678
4
需仁好熟悉的大禮教堂,我們曾在那借宿過一晚。後來有聽說老神父已經往生....然而回想當時,那記憶實在美好。
浮生千山路---samshiue需仁兄:我們造訪時並不清楚能否借宿一晚,不過教堂後面有充足水源,所以可以想見這裡是有人整理過的環境‧實在很遺憾聽到這消息(老神父已經往生)‧而「老兵不死‧只會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不過「山永遠在那裡」..謝謝您的留言,備感溫暖
Anonymous不是甘蔗花 那是玉米花
浮生千山路 samshiue您好:謝謝您指正,經過您的提醒,回想起當時溫暖的溫度,和煦的陽光,還有泥土的氣味,是的,我們經過一片玉米田,那裡應該是原住民的耕種植物,印象還記得有些玉米冒探了頭。感謝您帶我回味一次過去的美好!有空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