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032) 新草嶺古道.風雨行.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訂閱最新文章】. 圖:跨溪石橋右側為虎子山,由福隆翻山越嶺至... »

1956

JKDear Tony:勘議:第十一段:揹包>背包. 第十四段:羈伴>羈絆. 倒數第三段:埡口>啞口. 行程記錄:埡口>啞口.JK 版主回覆: 背包羈絆,錯字已改。 埡口倒是沒錯,埡口由土石所形成。埡口山風強烈,旅人經此,常啞口無言。
JK覆議:倒數第二段:啞口>埡口? 行旅地圖:啞口>埡口? 版主回覆: 呵呵,啞與埡,我自己常用錯,料它篇仍有此誤。 已修正。謝謝。
c草嶺古道,從福隆/貢寮車站下車進入,直到古道本身何者較為省力/迅速/景優...等等? 似乎從福隆車站進入,距離較短(走這條所謂新草嶺古道), 但涉及爬坡下坡?這樣有累很多嗎? 二者風景差很多嗎? 請達人不吝推薦,感激~~~~~
Tony我沒有走實際從貢寮火車站走過。根據資料,從貢寮車站至草嶺古道登山口約4.7公里,大約要走80分鐘。而從福隆車站至登山口約2公里多,但因為要爬過虎子山,所以也要走80分鐘左右。貢寮線路長,但走平路;福隆線路短,但有爬坡。所以都有人走。虎子山上山是走產業道路,所以只是緩緩上坡。風景部份,貢寮線...
Shanjung WU關於草嶺古道的由來.上述註一說明有很多地方是錯誤的.雖然那是東北角管理處的官方版.我是在地人文工作者有必要說明一下草嶺古道是清朝時期唯一的官道.為何是官道.因為它是唯一清朝官兵所開的道路.清領台灣時期.官方並不管地方建設.也沒建設.直到沈葆楨及劉銘傳理台才有建設.清朝官方只管稅務.司法.治安...
Tony謝謝補充說明。您後段所述的歷史是我不曾知曉的,讀您留言,又多學了一些古道地名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