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之家

 



東北角→馬崗聚落



離第一次前來「馬崗漁村」的時間,悠忽已是30年前的往事了

想當年,我仍是青春的大學新鮮人,而長我一輪歲數的大姐,也恰是新嫁婦、帶著番邦姐夫回國宴請親友的蜜月行程。之後,在大姐的死黨當中,恰有一位姐姐嫁了一位熱愛戶外活動的先生,於是,她們幾個大哥哥、大姐姐規劃了二日遊「馬崗漁村」的浮潛活動。當年,猶是喜歡跟在她人後面「團團轉」的我,當然是不容錯過這樣的好機會



「三貂角燈塔」的指標

白色圓球狀的雷達站


「三貂角燈塔」的說明牌告

遠望「三貂角燈塔」



飄雨的假日午后,我毫無目的及計畫性的車行,一路尾隨他人的尾燈紅光,從北二高開往新近通車的省道台62快速道路,下了快速道路後,「瑞濱」已來到北濱公路的東北角區域。先停車在「南雅」附近看海蝕巨石及險峻海灣時,斗大的雨滴毫不留情面的潑撒下來。在車上思考是否就此打道回返時,恰有一輛「○京潛水」的車輛與我併排停放,於是,「馬崗」深遠的印象,隨著記憶的年輪慢慢的運輾回到我失去的青春時光中、、

馬崗,是位於東北角地區、行政區域隸屬貢寮鄉的偏遠小漁村。村落後方山坡上的岬角,便是三百年前西班牙船隊航行經過此極東岬角時,為了便於航海日誌的記載,或是所見景觀與家鄉的「聖地亞哥」頗有幾分相似,便將此雄偉岬角取了一個西班牙式的地名—「San Diego」,之後「三貂角」的音譯地名便由此而來

大雨滂沱中,我的車行一路過龍洞、澳底、福隆之後,當過了卯澳灣的雨勢,是明顯的減少許多。真是天祐我也!來到台二線18K過後的不遠處,道路的右側方有「三貂角燈塔」的指標,隨著蜿蜒的山路行進,過了公墓區後左轉進入的平坦地上,拔地而起的是白色圓球狀的雷達站,先吸引了我的視覺焦點



馬崗漁村中的吉和宮

 

古老石頭屋



「三貂角燈塔」



在「三貂角」岬角的平坦坡地上,有著台灣本島最東點、全台亮度第二的燈塔-「三貂角燈塔」。白色圓型身軀的「三貂角燈塔」興建於民國24年,塔高16.5公尺,是全台第一座開放民眾參觀的燈塔。今日的天候不佳,因此旅遊「三貂角燈塔」的遊客寥寥無幾,不過,在我將離開燈塔區域時,卻來了一小隊伍的攝影同好。站立遠方的角度,拍攝高聳的燈塔及雷達站,是許多攝影同好在細雨輕飄中的共同姿勢與集體行為

離開「三貂角燈塔」過後,我趨車直接進入「馬崗漁村」。午后,飄著雨絲的「馬崗漁村」被寧靜與海潮氣味包圍的小漁村行走在古老石頭屋與新式樓房間雜的彎曲巷弄中,小漁村安靜的好似無人居住一般,也讓人一下子從城市的車陣及喧擾中解放出來。在這個偏遠的小漁村,還有一個東北角地區特有的景觀,就是石頭屋黯黑色的厚實牆身穩穩的挺立,可為小漁村的漁民遮避東北季風的強凌也在經年與險惡自然的搏鬥中,厚實石頭屋構築一樁又一樁孕育安適環境與永遠說不完的討海人故事

沿著安靜漁村的巷弄慢慢的走,有許多岔路從厚實的石頭屋牆身旁延伸而去,引動旅人逐一想進入探險的慾望。這樣的場景,更像是已來到桃花源的神奇入口般,引誘著旅人走入不知歲月、與世隔絕的小漁村。乍看到這一片片美的毫無心機的石頭屋牆,毫不猶豫展露出樸實無華的歲月滄桑,那種連時光過往也無法掩藏的美,讓原本時間轉速已緩慢的小漁村,更是架構出一個恬淡於榮利貧窮、守拙歸園田的留白空間



樸實無華的滄桑歲月



類似「石敢當」的物件

無法掩藏的美



陰晴不定的午后,遠方的天空有沉重灰濁的雲層,間或飄來些些的雨絲,馬崗漁村外圍的海平面因此掩在一層灰黑的朦朧中;而燈塔方向的山坡上,卻是陽光自雲層縫隙中灑下的斷續光芒,讓遠方山坡下的海灘,好似鑲了一片美麗的金色褶子。小漁村恬淡自適的氛圍裡,有種風華老去的寂靜。這樣恬淡的孤獨,是需要用心細細的感受;旅人的腳步再慢些,於是天光雲影、潮聲來去、海風的輕拂以及漁船煤油的氣味全都收攏進來了、、

東北角自然環境多為丘陵山地區,屬於雪山山脈之起點,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馬崗的山脈靜靜的在山與海的交界處形成,卻也因此讓海岸的線條多了些曲折。在馬崗漁村的港口北側,是一片寬廣的海蝕平臺,有長寬各約百餘公尺的潮間帶,是臺灣海岸生長綠油油「石蓴」(俗稱「海青菜」的一種綠藻)的好所在。「石蓴」像是綠色地毯般,漫無止盡延伸、舖蓋在馬崗的海岸線上,引來了覓食的魚群;也吸引來了喜歡與魚作搏鬥的釣客,在海潮的音樂舞臺上,彼此相互博命的演出一場場的拉鋸戰

30年前我跟著大姐她們一行人前來馬崗浮潛,便是在這片寬廣的海蝕平臺上,尋覓一些較深的小海溝,利用面鏡、蛙鞋和呼吸管,俯視北台灣潔淨海灣中的美麗珊瑚礁,享受與魚兒同游、親近海洋的樂趣。30年前的馬崗海岸線是有軍事管制的,凡想親近海洋的活動,都必須在事前經過多道的申請手續,不過,當時我大姐她們因為有「熟人」的推薦,我們這一行人的浮潛樂,算是開啟東北角地區浮潛活動的濫觴!



喜歡與魚作搏鬥的釣客

小漁村恬淡自適的氛圍


恬淡於榮利貧窮



厚實的石頭牆身

新建的觀海亭



馬崗漁村背山面海,加上東北季風的吹襲,造就了馬崗特殊的生態環境,像是林投樹、海芙蓉等沿岸植物隨處可見,尤以後者的「海芙蓉」植栽,已是台灣沿海地區漁村聚落中,家戶必備的盆栽要角之一。據說是因為「海芙蓉」的根部可以治風溼性骨節痛及解毒、固肺、治刀傷等療效,而漁村的住戶或是漁夫們,因常年浸染在海潮濕氣中的緣故,因此,特別需要「驅風」吧

沿著漁村外圍的海岸步道,慢慢走往卯澳彎的方向前去,天空仍是一逕的灰黯,潮浪就在腳下無邊際的翻湧著;潮水的聲音、海的氣味是如此的清晰可聞。看著遼闊的大海時,心情顯得格外的愉悅與開朗,對於生長在都會城市的旅人而言,海洋並不具鄉愁的意義,但可為暫離城市慣性的狹隘視野以及冀望一片遼闊胸襟,提供一個最為寬廣的方向

海邊的夕照落日,總讓人充滿期待與無盡的遐想。不過,氣候多變的冬日黃昏,沒有滿天彤霞,更沒機會見到紅紅圓圓的夕陽,慢慢沉入海天一線的瑰麗景色。天空,就直直的暗下來了,不等路燈亮起,天空和遠方的燈塔已覆上灰黯的暮色

小小的馬崗漁港,小小的漁村聚落,卻有大大的太平洋海景可賞玩,內心裡真是豔羨著聚落裡的住戶。今日臨時起意的東北角漁村之旅,結束在容易感動自己的歡愉心情中

行旅日期:2007/12/23



漲潮中的九孔池

凡人石雕工作室



石篿的模樣

海岸邊的收獲



「San Diego」的雄偉岬角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