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 航跡

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

2024-05-19

清代大屯山區有三個聚落設有菁礐,依位置高低分別命名:頂菁礐、中菁礐、下菁礐~ 中菁礐為今清天宮一帶,頂菁礐位中菁礐上方約500公尺,下菁礐則位中菁礐下方西側
*頂菁礐古道為頂菁礐地區與北投及興福寮之間的連絡道
*向天山南峰,海拔596公尺,北市‧市478不鏽鋼基點,位於大石上面
*橫斷古道係興福寮開墾地的道路與遺跡,後來因颱風土石流造成徑流失, 山伏天山友長期投入開路架繩作業,真是由衷佩服!! 橫斷古道以興福寮步道為中軸,分為西線和東線; 西線以巴拉卡水管路為主要路線, 縱向連接糞箕湖古道和興福寮步道;橫向連接鎮福宮和興福寮真聖宮~ 東線以興福寮水管路為主要路線, 縱向連接頂菁礜古道,向天山南峰新路,興福寮新稜,面天山步道及興福寮步道; 橫向連接興福寮真聖宮和北投清天宮
*巴拉卡水管路建於大約民國五十七、八年,從巴拉卡公路6.1K取水, 一路經楓樹湖、山子頂、白石腳、糞箕湖、樹興淨水廠、興福寮到北投復興三路~ 原供北投地區使用,現只通到糞箕湖、白石腳一帶, 糞箕湖到興福寮之間有許多崩塌路段,必須很專注,不太好走
*糞箕湖位於淡水區小坪頂山區,糞箕湖古道為昔日糞箕湖地區通往北投及北新莊的路徑
向天池山,海拔881公尺,淡岳1號基石
興福寮新稜是向天池山西南側新開闢的稜線山徑,起點為興福寮18-2號,終點為向天池
#感謝熱心山友山伏天開路整徑及架繩造福山友~ 本行程不是一般的親山步道路線,路況比較原始,而且岔路眾多分岐, 請務必下載GPX檔參考備用並且結伴同行,以策安全
  • 本篇所屬分類

    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