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古名牛罵頭,最早為平埔族巴布拉族社地,清代時逐漸有漢人入墾,經幾次動亂後,官府利用巴宰族力量趕走巴布拉族,漢人入墾更盛,以楊、蔡兩姓為主大,發展出緊鄰鰲峰山腳下的市街。日本時代,此地更為發達,為大甲庄役場所在地,但在昭和年間新竹台中烈震中損傷慘重,重建後市區重心往西偏移。在此可看到史前時代(牛罵頭遺址)、清代(紫雲巖、社口楊宅)、日本時代(清水神社、洋樓、震災紀念碑)及民國時期等各時期的不同歷史疊加在一起。
  • 本篇所屬分類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