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3 2

浮生千山

2012-02-12

如今,你也累累地走過不少島嶼裡知道名字的,或是隱隱的深山古道,有的時候,也會十分好奇想知道,過去的先人是怎麼來往島嶼的各地,顯然不是經過現在的公路,或者是鐵路,比較可能就是輾轉經過這些阡陌般的古道,少人走的已然湮沒,常人走的也許還尚在,甚至有的只剩下少少的幾段山徑,還能追昔過往,而路程遠一點的像是:連接淡水到宜蘭(噶瑪蘭)的淡蘭古道,短一點像是:從海邊貢寮的澳底連到山裡瑞芳猴硐、三貂嶺的楊廷理古道,燦光寮古道等等。

留言

mori.wei   2013/1/17 22:53
關於牡丹古道的稱呼,本人認為並不恰當,因為此路並不是通往牡丹,這裡以前是屬於燦光寮村,現雖為牡丹里,但不是我們當地人所稱的牡丹,此地舊稱庚子寮,接近南草山,所以叫作庚子寮古道或南草山古道,比較適當.我以前的舊紀錄為牡丹古道,近日內我們修正.因為老家就在附近,講牡丹古道人家還以為是在講石筍古道,石...
Sam Shiue   2013/1/18 12:51
謝謝mori您的指正:雖然我也有相同的疑問,為什麼「牡丹古道會接在雙溪這頭?」,經由您的解釋,一切就比較說得通了。所以就把紀錄稍微改寫一下,把原來的”牡丹古道”,換成“庚子寮古道、南草山古道”。只希望不會造成參考山友的混淆。 最後再次謝謝您的留言。
  • 本篇所屬分類

    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