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之家

 


龍潭─小粗坑古道


舉凡在台灣,「小粗坑」的地名或村落,是最具代表台灣「在地味」的一種典範;光是在北部地區,我曾遊走過、或是看過相同地名的「小粗坑」,便有好幾處

今日是風和日麗、春風和煦的季節,與「蕭郎」同遊「小粗坑古道」的正確位置,是位於桃園縣的龍潭鄉;非是台北縣猴硐山區、名聞遐邇的「小粗坑古道」


古道入口的福德宮

遇見古樸的優雅


油桐花觀景台

清新的鄉野氣息


清晨,在新店捷運總站接上「蕭郎」後,車行往北二高、南下「龍潭」的方向前進。下「龍潭交流道」後選擇往石門水庫的車行方向,再走往關西方向的「台乙」省道前進;「蕭郎」提醒我沿路要注意「崑崙藥用植物園」的路標。從「龍潭交流道」轉下後,約是10餘分鐘的車程時間,便抵達一處「粗坑窯藝文空間」的產道旁,停車於此

春雨滋潤後的低海拔山間,蝶影紛飛、新綠迎人,正是郊外踏青的好時機。據搜尋網路資訊得知:「龍潭地區的『小粗坑古道』開闢於日據時代,當時是一條牛車路,可通往石門水庫」。原來此古道是一條早昔農家進出山區、從事農作的牛車路,怪不得整條古道的寬敞,迥異於往昔我曾行走過,一般隱密於山間蜿蜒型的羊腸古道

從「粗坑窯藝文空間」的產道前行不遠,橋墩旁的高大樟樹下有座白牆的土地公廟矗立著。趨近細看「原佑福德祠」及祠前古樸的香爐,但覺質樸有趣及歡喜心立現!古道旁的入口處,另建有寬敞木質階梯的油桐花觀景台一座。此季節的桐花尚在抽新芽的萌發期,但想像著在「五月雪」盛開的時刻,滿山遍野桐花隨風飄落的美景,應是吸引人潮的觀光好賣點


已攀登過千山的「蕭郎」


「小粗坑古道」的緩行走,健腳型的「蕭郎」耐心的陪我慢慢的磨蹭,真是難為他了!當我們行過山間廢棄的紅磚厝過後,便是陡峭的攀繩爬坡段,往上,可直抵前往「石門山」的產業道路

當爬上前往「石門山」產業道路上暫休息的空檔,我才知道,原來這附近許多山頭的基石探訪,「蕭郎」早已一一「摸過」,但只為陪我走段古道,他卻重複先前已走過的行程。如此無怨、熱忱的相陪,我內心裡的感動是可想而知的。謝謝蕭郎! 


寬敞的古道

苔痕滿佈山林間


攀爬上行往石門山

質樸的山徑


陽光穿透的剪影


據觀察「小粗坑古道」沿途的樹種及林下植物,見有廣闊的茶樹園及油桐樹林多處,足證此山區曾擁有經濟作物豐收的輝煌、悠遠歲月。在短短約一小時的古道行走,當我們行入隱密、寬敞的黃土泥徑上,林下傳來小溪淙淙相伴的聲音;青苔石塊步道也像一片片綠色的地毯,蜿蜒的散佈在密林中。 

陽光穿透稀疏的林梢,剪影成不規則的柔美畫面,斜映在廢棄紅磚屋牆面上的美麗畫面,以我個人喜愛自然事物而言,在綠蔭掩映之中,卻有如此秀麗清幽的質樸之美,而古道仍保存著清新的鄉野氣息,都是一再令旅人眼睛發亮的處處驚艷、、


綠色的地毯

謝謝蕭郎!


典雅型的土地公廟

不同風貌的土地公廟


在春天的此刻季節,舉目望去四周山林間的景觀,都是嫩綠、新紅的芽胞綻開著;觸目所及翠意菜圃的田野間,也有粉白蝶群的輕盈飛舞,讓人眺望後,連腳下的步履都跟著變得輕盈起來了。此刻前來拜訪「小粗坑古道」的新綠與清幽,應是一年當中,最令人感到舒坦與寧靜之最吧!

攀繩步上可前往「石門山」的產業道路後,與「蕭郎」略事休息,倆人便再攀爬前往「石門山、大平山」的基石處邁行。惟這兩坐山頭間,但見滿山扶老攜幼、闔家健行的人潮喧囂,以及此起彼落「卡拉OK」的伴唱聲所形成的噪音,迴盪在清幽的山林間,顯見此處是龍潭地區的熱門登山路線 

聽「蕭郎」說:在「石門山」的山腳下「勞工育樂中心」的入口處,兩旁的道路旁有許多販售蔬果、登山杖的攤販存在,形成一個非常熱鬧的小市集


 蕭郎的最愛

往小粗坑山


 眺望龍潭地區


但我不解,想倘徉、漫步在清幽的林間步道上,是要傾聽蟲鳴鳥語的天籟;是要感受林葉婆娑搖曳生姿的模樣。可是,雖身在清幽的林間,聽覺卻被吵雜、五音不全的歌聲灌滿,想尋幽的心情何以為繼呢?

彼兩者間,是兩種完全無法相融的情境,竟也能長久同存在如此的山林間。問了「蕭郎」是否敢在如此無封閉兼是陌生人的面前,放聲高歌呢?我與「蕭郎」顯是被如此的「天籟」駭住了,早早快步走離去。

離開「小粗坑古道」的後續行程,倆人又另行走「清水坑古道」。但因有「卡拉不OK」的噪音破壞了心情,今日古道的精華處,僅止於「小粗坑古道」 的美好回憶。其餘的旅記,便乏善可陳了

行旅日期:2006/03/05


 風車草(石蓮花)

獨剩一朵


油桐的新紅芽胞初綻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