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竹-尖石鄉迷走 深秋紅遍山野的楓紅,層林盡染、絢麗奪目,對某些人而言,是個再浪漫不過的季節。 面對漫山紅遍的秋色,我心中燃起一股對自然和生命成熟的豐收心情,便想去感受那喜悅的氛圍。『拾級而上在斑駁的古道山徑裡,踏踩著落滿紅葉夾道的山林間,偶有輕風帶起地上的脆葉;或是躺在「紅葉地毯」上,傾聽落葉的婆娑聲,呼吸著氛多精的清新森林氣息』,是我心中對「霞喀羅古道」風起紅葉落階梯美麗景致,所描繪浪漫行的夢想。 |
迷途之旅的開始 |
林下的濕意 |
雨中仍要攀登的山友 |
迷霧森林 |
前幾週,因有幾位志同道合的友人陪同,順利的完成了從「清泉部落」端進入「霞喀羅古道」﹝石鹿古道﹞的初探心願。今日獨自想從「秀巒」、「養老」部落的入口,進入另一段「霞喀羅古道」的「亂亂夢」,卻是一場「誤入歧途」的難忘回憶!! 二度前來新竹的偏遠山區,是因為要掌握楓紅飄落的關鍵時期,但對於跨縣市路途的不熟悉、山區道路的距離估算失準,以及滂沱大雨加上迷霧的阻礙,都是埋下今日我無功而返的迷途之旅!! |
滂沱大雨中的台灣馬藍 |
迷霧纏繞 |
「煤源部落」的福堂教會 |
清晨六點便獨自出發前去新竹,一路依著車上的電子地圖及比對手上的網路資訊,終是跨過再度展現繁華的「內灣」市區道路,清晨的蜿蜒山間產道,幾無人蹤的空蕩,一路引我快速的進入到最偏遠的尖石鄉區域內。 當進入尖石鄉後的「尖石大橋」,應是走入「秀巒」、「養老」部落的必經之地,我卻因為車上「GPS」,每遇雲霧深重或是雨勢滂沱時,「出軌」的後果便錯失右轉進「尖石大橋」的過橋路段。從此,與要前去霞喀羅「養老」段的入口,便漸行漸遠、、。 猶是不察已進入迷途之旅的我,仍然一路直沿著120縣道,深入到已是「絕境」的「八五山」登山口的路底。在一片蒼茫的迷霧中,正尋思不解何以沿路以來,僅見著「煤源部落」的標誌,其餘的「秀巒」、「養老」的部落,為何尚未露臉呢?難道要穿過這迷霧深鎖的叢林,才是正確的古道入口嗎?山區的雨勢逐漸增大,此時,一隊不知名的新竹登山隊伍的車隊,也陸續抵達。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我是錯失了進入「尖石大橋」的路途了、、。 |
120縣道的路底標示 |
紅黃橙綠的油彩畫布 |
層林盡染 |
前往「那羅部落」的地標 |
該隊的領隊好心的告訴我,當下我縱然再回過頭去「秀巒」那邊的部落,該區的霧氣是高聳入天的迷霧纏繞,絕對會比這山區的濃霧來的深重;且滂沱大雨如圓珠般滾落,迷霧叢林本就不便於行。如此的雨勢,更加令人寸步難行,而且以我這款車型,也是無法直接進到古道的登山口。
隨著不知名的登山隊伍,沿著蒼翠茂密的林木走一小段的我,被山區漸大的雨勢,不斷穿透綿密的樹梢,直落下來的濕意沁透全身,便起了「不如歸去」的念頭。
再沿著曲折飽受風災、土石流之苦的「油羅溪」畔,回轉到尖石鄉的「煤源部落」口,溪對岸的山坡上,層層疊疊的紅綠山景,更有大片的變葉木、楓樹林掩映其中,紅黃橙綠的油彩畫布上,搭配著漸起的山嵐,自有一種恬靜、動人的姿影顯現著。
此時,我尋覓「霞喀羅」楓紅的浪漫心,竟有種「竟日尋春不見春、、,、、春在枝頭已十分」的驀然回首心境!!
五顏六色的彩衣 |
展露美麗季節的丰彩 |
層層疊疊的美感 |
深冬的腳步已近,新竹縣尖石鄉「煤源部落」的綠色山林,披上五顏六色彩衣的美景,竟意外展露美麗季節的丰彩驚喜,便是為冬末遠途征戰的旅人,獻上惟一欣慰的替代品。 撐傘佇立雨中,觀看遠山遍野的丰彩,以一種簡單不過的心滿意足,伴隨著愉悅的思緒,慢慢踏上歸途、、。 行旅日期:2005/12/11 |
黃苑盛開 |
旅遊導覽圖 |
酡紅的豔麗 |
清麗的山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