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之家

 

福隆-龜媽坑、嶐嶺古


假日的清晨,在北部濱海公路奔馳呼嘯的車陣中,難得一見的陽光潑灑我一身,心情愉快的趨車開往今日的目的地福隆,是為了嚮往許久的「龜媽坑古道」、「嶐嶺古道」形連走路線前來的。 

依循「三重市山岳協會」及「藍天隊」的登山記錄、地圖等資料,我停車於福隆火車站右側的「福隆街二巷」的民宅空地。依著原巷弄往宜蘭的方向前行不遠處,北迴線的火車鐵軌下方,溪流畔有一供人行走的水泥人行道,是資料上標明的登山入口處。

看見橋下隨風飛揚的登山布條,讓我尋路的迷惑心安定不少;下行過鐵軌後,前行不遠的右側方向,也很順利的看到新穎、華麗的土地公廟,以及「貢寮鄉龜壽谷街30-7號」的民宅。


 

春意盎然的鮮綠

曲徑通幽

 


雖是春寒料峭的低溫天候,但有湛藍的晴空呼應,以及順利的找到資料上,所描述的種種方位地點,讓我本已愉悅的心情中,不免有幾許的得意心!但是好景不常,自離開「龜壽谷街30-7號」的民宅前方,登山資料上明明有寫著「右岔路,右下農家,取左」,而粗心的我,卻只看到往「右岔路」的方向,便即一路鑽入山林,而忽略了記錄上有「取左」的入林路徑。故自此之後,我便花費了1.5小時的時間,在滿山的桂竹林中左轉右繞,就是尋不著登山記錄上的「龜壽谷街22號」的農家古厝。 

如此的方向誤闖,雖是延宕了我今日攀登古道的時間掌握,但是遇見滿山優雅、翠綠的桂竹林;以及恬靜菜圃旁光影粼粼的小溪,那份對純樸景物的悸動心,讓我當下便隨遇而安的漫行於竹林間,充分感受大自然豐盛的饗宴,全然忘記迷路的困惑實情。

純樸的龜壽谷街的後面山林間,竟能擁有如此美麗的桂竹林,於我喜愛竹林清幽的內心裡,還不禁自我幻想起:待他日,可來此尋一方臨溪的土角厝定居,如此便可每日「不食人間煙火」、漫步竹林道,以頤養天年的「偉大美夢」。


木棧橋

美麗的優雅


一條龍形式的土角厝

龜媽坑古道入口

 


離開前一座優雅的桂竹林,返程至原先需跨越小溪的木棧橋時,我再度誤判方向,走入另一座陡坡的桂竹林中。悠閒中兼有絲微心慌的逛完美麗的桂竹林後,本已打算就此結束今日「龜媽坑古道」的初探行程,幸是於返程、近民宅的轉角處,遇見一位擬深入山林的歐吉桑的方向指引,我方能正確的尋到「龜壽谷街22號」的入口,走入山林,完成今日「龜媽坑、嶐嶺古道」的形連走行程。 

據網路資料得知:現今龜壽谷地區原舊稱「龜媽坑」,而「龜媽坑」的取名係因早昔有一綽號「龜媽」的老者,率眾在目前位於「龜壽谷」與「大湖堀」之間的深山裡,整治、開發大片的山林有功;於老者過世後,當地居民感念其功勞,便以其「龜媽」的綽號而為此山谷命名。


 

一方清塘

龜壽谷街20的農厝


光影中的春天

 大酒瓶

 


踏入「龜媽坑古道」的雜木林中,約是一個鐘頭的時間,整座山林中,即陸續有一大片沿著等高線開闢的農地、駁坎出現,我輕鬆的緩步上行,近中午的時刻,方抵達「龜媽坑中心崙聚落」。當亮麗陽光穿透樹梢,遍灑在「龜媽坑聚落」的斷垣殘壁之上,從現存ㄇ形、五門的斷垣規模,以及傾倒的前後進屋舍遺跡來看,仍依稀可辨識出,早昔此處曾有人丁興旺的風光歲月。

殘牆內,綠意盎然的春訊,以及老榕盤根錯節、奮然向上的枝葉茂密,更顯聚落遺跡的歲月滄桑;我輕步殘牆前,擬尋找一些可資證明的古老遺留物,卻只尋著一只肥碩瓶身的日本清酒的酒瓶,以及幾只舊時農家裝醃漬物的陶甕。 

離開「龜媽坑中心崙聚落」之後,我便踏上往「大湖堀山」及「福隆山」的方向前去,再接續直攀走「嶐嶺古道」。今日此山區的兩條古道,都未見任何登山團體或登山客的造訪,當面對山中某些路線的分岔口,需下左右向的判斷時,幸有沿途眾多的登山布條可當我的最佳「參謀」,方使我不再有早上誤判方向的錯誤「覆轍」。


 

舊時陶甕

美麗的堆疊


龜媽坑古厝

春!排排站


據蒐集資料得知:『「嶐嶺古道」是所有淡蘭古道路段中最早開發的一條,據史學家考證,當年吳沙率眾入蘭陽開墾所行走的路線,應該就是嶐嶺古道』。不過,說實在的,當走完這條甚具歷史意義的古道,笨拙如我,實在是看不出這條「嶐嶺古道」有何特殊處。惟對於茂盛成長於雜木林下的「過貓」及「山蘇」等可食用的蕨類嫩芽,倒讓我喜嚐「野蔬」的狂野心屢起交戰!! 

離開「嶐嶺古道」的山路後,在低溫、強風襲人的酷寒中,我邊走邊玩的嬉遊產業道路的時間,總共花費了近1.5個小時,才回到早上進入鐵軌下方的人行道入口。這其間,遇見新穎的「內隆林土地公廟」以及廟門被封住的古老土地公廟;古老的土地公廟旁有兩塊近已風化的捐款紀念碑豎立著,大塊的捐款紀念碑上的碑文,書寫有如此的「艮」字,應是「銀」字的錯別字,我是如此的揣測著。


石磨

大湖堀山


龜媽坑中心崙聚落牌告

嶐嶺古道


再前行看到「七星堆」的大樹、累累大石時,我就無法揣測出,這「七星堆」意何所指?倘是依網路的資訊:「因為它的四周就是由七塊大石頭堆疊而成的,遠觀好像一座金字塔」;以及曾是「凱達格蘭族留下的遺址」的文字對照,我更是無法理解,它們彼此間的關聯何在。 

在「田寮庄」附近的道路右側,遇見大正十三年「故吉次茂七郎君之碑記」的石碑前,有一輛警車趨近我身邊,探頭出窗詢問我的警員,是為了確認我是否是在10分鐘前,曾以「手機」報案,請求警方協助迷途於古道上的某某小姐。以我今日的公路漫走行程,10分鐘以前我已步上平坦的公路,自不可能再去請求警方協助,因此兩個警員只好再度發動車子,前入深山尋人去了。

「吉次茂七郎」的石碑豎立,是為了紀念日據時期,興建草嶺隧道積勞成疾、病逝的日籍工程師吉次茂七郎。惟,石碑文上正面的碑名,顯有被水泥塗抹掉的痕跡存在;碑文背面上的紀錄文字,恐因是位於海岸邊、年代久遠之故,僅有部分完整的文字遺留、可辨識出。


山中指引牌

 七星堆旁的大樹


沒有門的古老土地公廟

 東北角風景區路線圖


近黃昏的時刻,我又回到早上的入口處,再從入口的人行道前進到「龜壽谷街」的小巷弄中,是為了尋找「藍天隊」地圖上,標記的「汪烏容殉難紀念碑」。據「藍天隊」的圖示說明,此一紀念碑位於福隆火車站正後方,也就是「龜壽谷街」與「虎子山街」的交接口。

我輕鬆的尋到「虎子山街」的民宅門牌,正在東張西望時,民宅內的楊媽媽探頭出來,向她詢問是否知悉,位於此附近山區可有古早的紀念碑存在?楊媽媽回答是曾看過此紀念碑,但是「山路已很久沒有人走了,而且你自己一個女生會危險ㄜ」。我一再向她保證,我會注意安全且只是前去一探、拍個照片而已;她便熱心的帶領我,抵達可直上紀念碑的山腳下位置,且一再叮嚀我要趕快下山來才好。 


優雅的山林

 土地公廟旁的捐款紀念碑


此紀念碑的山下入口處,荒草漫漫、枯竹橫陳倒臥,很難從道路旁輕易的辨識得出絲微的路痕,倘非有在地人或是熟門熟路的人指引的話,確是難以尋查得到。我是一時好奇,想看看紀念碑究為何種面貌,且「藍天隊」的地圖說明,此去山路僅需三分鐘而已,但我卻沒想到,便是入口就是如此的「荒廢」。

跨過雜亂的枯竹幹後,進入昏暗的雜木林中,微弱的光影下即可尋到「藍天隊」的登山布條,依著布條一路陡上前行不遠,「汪同志烏容殉難紀念碑」的水泥方尖碑出現眼前。雙層的方形水泥基座,已被「島榕」糾葛的樹幹纏勒如蛛網般,與「島榕」面對面的碑文上,書有「汪同志烏容殉難紀念碑」的幾個大字,其右上方的年代,乃為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一日、左側下方的落款則為「基隆○○○○全體」。

在四周靜肅、荒涼的環境中,我沿著方形的基座四處觀看,佇立片刻後,便離開此沉悶的處所,退返回到楊媽媽家,再次向她道謝並告別。回家後遍尋網路資訊,卻是無法得知此「汪烏容」究為何人?究是為何事,在民國三十六年的年代裡成為「殉難者」?或是有何「秘情」?且又是何人、為何種事項,在此偏遠的村落山林中,為其豎立此紀念碑呢?我觀察四處,是毫無祭祀的痕跡存在過。諸如此類的疑惑,一直縈迴在我心中,但,無解、、、。

行旅日期:2005/03/05


吉次茂七郎紀念碑

 汪烏容殉難紀念碑


山林中的殉難紀念碑

 民國36年豎立


基督教祈禱院

 「艮」與「銀」的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