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
淡海-賣菜崎步道 |
高中好友因為長年的婚姻情感困擾,心情時起時落,我便主動約另一位好友陪她去淡水看海!說真的,我稍有迷糊的本性,也幸蒙老天爺垂愛,於青年時期與現今的老夫老妻階段,「情字這條路」一路走來始終平順、無費心與困擾的問題存在過。因此,於這方面的諮詢重則,我是一點忙也幫不上;但是去遊山玩水、開車漫遊這種事,就不會是困擾我的問題。因此午后,三個女人的淡海行,就如此浩浩蕩蕩的出發去了。 |
「紅毛城」,好像是來淡水時必遊的景點,想當年我們三人的黛「綠」年華歲月中,也曾揹著書包來此學當「文藝少女」的風花雪月!紅毛城之後的「紅樓」餐廳,是最適合
Women’s
Talk 的地點與時間。其實「個性影響命運」的這種說法,我蠻信服的,尤以面對情感複雜問題時,更可以看出個體決策力所影響命運的關鍵點。 離開「紅樓」諮詢站後,我提議前往陽明山的路線逛逛,反正三人都有大把的時間可供揮霍,就不會在意時間的流逝;且恰好三人都沒有身負需要趕回家煮晚餐的任務,於是無異議的通過,由司機隨意的趨車,漫遊去。沿著新民街擬前往淡海的方向前進時,我瞄到路旁有一公車站牌,名為「賣菜崎」,這種奇怪的當地地名,引發「好奇寶寶」的探險心,轉動手中的方向盤便前去蜿蜒的巷弄間,停車後、拉著另兩個資深「霉女」一探究竟前去。 |
大白斑蝶 |
|
一走入巷弄間,就是一段陡峭的斜坡石階路,而此種古樸的感覺,正是我一向喜歡的;另一側則是有美麗的綠竹筍林依傍著。沿著往丘陵的邊緣上向遠望去,小溪旁有工程進行著。依我行走古道多時的經驗判斷,此一石階路或會是「○○古道」也說不定,惟是難得行走陡坡運動的好友們,早已是氣喘噓噓的「面紅耳赤」,我只好拋下她們兩人,自行回返到巷弄間搜尋、漫步。 |
經過一戶人家時,望見有一年輕人在客廳看電視,我大膽的去敲門、想詢問他有關「賣菜崎」站名或地名或與此石階有相關的事項。怎知年輕人頭也不回,便往裡面呼叫、走入後,便換一老人家出來。 原來我剛剛走過的陡坡,共是有110階的安山岩石階,每一石階都是一塊塊方整的石塊所疊成的步道(約是長76公分、寬37公分,我真的有去量過),當地人稱此一石階步道為「賣菜崎」(台語)。根據老伯伯告訴我,此一石階步道,約是在民國40年代時所建築的,完全是由附近的居民「自立救濟」一步一階的鋪設。因為當時居住在「公司田溪」對岸(就是我看過的小溪)以農作營生的莊稼人,平時除了是種植水稻外,於尋常的日子裡,也總會多種些青蔬果菜,於收成時,就每天涉溪沿著還是荒蕪小路的泥徑,挑到淡水的街上販賣,以利貼補家用或是換買魚肉類等的物品回去。 |
竹 幽竹小徑 |
當時因為還沒有建築橋樑,居民每天來回涉溪,總是有危險的問題存在,剛開始便有人搬來溪中的大石頭,一一於溪中疊出「凌波微步」踏石過溪的行進路線,當地人叫它為「石跳」(也是台語)。但是溪水是會滾動石頭的,再加上此一溪流水源豐沛,溪中的大石頭經常會被溪水沖散開,居民就勢需放下手中的農作,再於溪中搬運石頭重新補位、鋪疊。 而當時要過此一「公司田溪」的村落居民,最近的便捷道路,便是「石跳」的路線,因此在要繞行遠路以及沒有橋樑可通行的困境下,更基於長遠安全起見,附近的居民便主動的集資、捐地或出人力,在「石跳」路線的溪流上方,搭建簡易的橋樑;再從淡水的彼端買回方整的石階,一一鋪設荒蕪的泥徑。因此一「自力救濟」的石階道路,便一路平緩的延伸過溪、進村莊,提供當地居民來往以及販賣菜蔬的便捷道路,因此便有「賣菜崎」的名稱出現。聽聞老伯伯告訴我這個「賣菜崎」石階步道的典故,以我功利、市儈的私心想來,深覺不可思議!! |
紅瓦厝 |
荒廢的古石厝 |
回家後,搜尋資料得知:「公司田溪」乃係發源自大屯山,溪長約15公里,為淡水鎮內第一大溪流,流經「港仔坪」注入台灣海峽。「公司田溪」相傳是在荷蘭入侵台灣時的東印度公司,為供應淡水及雞籠守軍物資所開闢遺留的溪流。目前台北縣政府正大力整建「淡海新市鎮」的工程計畫,而「賣菜崎」橋的悠閒對岸,正進行著河川整治的工程,因此原本擁有的自然生態以及美麗景致的河川,正遭受著開膛剖腹的新市鎮整治的工程大手術。 |
依我當日的路過河岸邊,是只見塵土飛揚,以及突兀的水泥河堤矗立。而近來的選舉熱潮下,原本富含生態的溪流整治問題,也被拿來大肆抄熱著新聞,我不知此一「淡海新市鎮」計畫的整體內容,我只擔心,當選舉過後,一切仍是回到原點時,溪邊的植被原貌以及老樹等等動、植物的棲息地,是否仍能「船過水無痕」的安養、存續著、、。
行旅日期:2004/06/17
雄偉的山勢 |
芒花盛開 |
瑪陵橋 |
倒地蜈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