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之家


2004/09/18 面天坪、河南營

「面天坪」古聚落的石屋群遺址的尋找、方位確認,是今天梁山兄弟相約爬山的重點行程之一。

從二子坪步道(蝴蝶花廊)進入,前行約20分鐘,可抵達二子坪生態公園。今天天氣晴朗,剛踏進二子坪生態公園,即可清楚的望見遠方似鐘狀的面天山以及再往北望的菜公坑山,分立於此人潮洶湧的谷地公園的左右山頭。空地中央的生態小水池中,睡蓮、台灣萍蓬草盛開,吸引同行的Daniel「謀殺」了不少數位相機的檔案空間!

於等候慢行的友人前來之際,我與Tony先轉進位於二子坪公園前、無障礙步道與車道相接的入口旁,一處明顯、保存尚是良好的古石屋遺址。我們輕易的於步道上,即踏進石屋遺址處,一進入入口處時,地上平放有三根完整的長石柱,惟,此三根石柱中間並未有類同其他「面天坪遺址」的石屋群裡,所發現有圓形或方形的鑿斧痕跡。整個石屋群是呈現ㄇ形的建築模式,屋子的中間散置有立柱四根,上方均有大小不同或貫穿或半邊鑿斧的方形、圓形石孔多處。據事後的資料蒐集得知,此一命名為「二子坪遺址」的石屋年代,從石柱與石屋規模觀察,應是與其它的「面天坪遺址」的石屋群遺址的年代,相差不遠。

位於木橋旁、溪澗邊的一號屋遺址,我曾於前年獨自探訪過,當時石牆內整理行距相同、植種尋常菜蔬的整齊,與今日牆內芒草叢生的景致,有令人無法同日而語的錯愕感覺!大門入口左右短小的門柱,其上質樸感覺的圓形穿孔,以及圍牆內地表上豎立的石柱榫頭,是我此行最喜愛的景物收獲。據Tony對此山區眾多石屋群遺址的深入研究與多次探訪結果,再加諸今日梁山兄弟們不論是對在木橋旁的一號屋遺址,遇見『居屋的文化層年代約距今500-200年間,下文化層可推早到距今2000年左右』凱達格蘭族的「杆欄式」屋腳的認識;或是在二號屋遺址的披荊斬棘,只為深入了解此一石屋的歷史活動紀錄;或是雖遍尋、仍毫無頭緒的六、七號遺址的小小遺憾,但是一行人卻仍深入芒草叢中進行方位確認的種種事項,在在印證梁山兄弟們喜愛質樸事物的心情,以及探索真相的執意行為,都有異於一般登山活動的急行登頂行為,是殊值嘉許與學習的地方。

今日的另一探訪行程重點,是延續上次「金包里大路」尋找「河南營」遺址未果的再度查訪。依著「老恩」前次盡責的探勘印象,再利用GPS科技的輔助,一行人於下午三點左右,離開面天坪遺址,續前往擎天崗方向,將車停放於『擎天崗中湖戰備道路旁,跨過牛欄,走捷徑至冷水坑步道的觀景台』。當一行人立於觀景台上,遙望雞心崙的圓形碉堡,初秋微涼的天氣,雖然沒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但一行人將前往一處芒草密覆、人煙罕至的山頭,我內心裡除了莫名的興奮外,也有一絲絲未知的緊張存在著、、。當一行人整裝完畢將踏入芒草堆時,有一對情侶尾隨而至,擬隨同我們前往探路,觀之他們的輕鬆妝扮(無袖上衣),婉勸他們切不可冒然隨同,因此去雖非關山隔阻,但似利刃般會峇H的芒草或刺藤,卻是不可掉以輕心的敵人。

初踏入芒草堆後不久,即遇見多處新穎、有主的墳墓,越過墳墓區,一行人在荒蕪的叢林雜木間,沿著杉林樹下緩上行。旋未幾,漸出樹林,芒草叢生下的牛路也出現,此時便也是Daniel當先鋒、辛苦砍路的開始。高密的芒草堆中有諸多分岔的牛路誤導,再加上路徑蜿蜒,刺藤植物又非常捨不得你似的,努力張開它那許多有刺的觸鬚抵死攀緣著你,行進中除了需盯著GPS的航跡線索,努力辨識、導正牛路外,還尚需小心腳下隨時出現的「新鮮黃金堆」,其間辛苦與冒險的程度,實是不言可喻!

出芒草叢林,一片曾被開墾過但荒廢已久的草原地出現眼前,眾人如釋重負般的奔向草原開闊處!草原上除蜈蚣草、假柃木等主要植被外,也有許多如地雷的牛糞分佈著。邊坡旁的小土堤上,有一雞心崙的北市基測點,是一行人於此一草原區鑽探牛路、摸索芒草堆多時後,值得欣喜的惟一收獲。初秋的黃昏,視野遼闊,可清楚遠望擎天崗草原上紅男綠女的遊人如織;遠方七星山與竹子山山巒層層疊疊,盡收眼底,沐浴在夕陽餘輝中的一行人,各分立於自己最屬意的角落,或拍照、或沉思、或仍然不放棄再度尋找傳說中的「營盤基石」...。

既然有無法確認此一草原,是否確為「河南營遺址」的困惑,依我不求甚解、散漫的個性,倒是心想,何不趁此有習習涼風吹過,隨意躺臥於柔軟的草原上,欣賞滿天紅霞漸飛入雲層的光影幻變,並將此瞬間變化的自然美景,沉澱入心靈的密盒中,待來日,再慢慢掬飲密盒的醇香...。

觀賞照片:http://tw.pg.photos.yahoo.com/ph/hsiehyufong/album?.dir=8fc9&.src=ph&store=&prodid=&.done=http%3a//tw.pg.photos.yahoo.com/ph//my_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