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之家


2004/07/30 南方澳豆腐岬

宜蘭的鄉土小說家黃春明先生,在「看海的日子」小說裡,是如此描述南方澳的漁港:「當海水吸取一年頭一次溫熱的陽光,釀造出鹽的一種特殊醉人的香味,瀰漫在漁港的空氣中,隨著海的旋律飄舞在人們的鼻息間的時候,也正是鲣魚成群隨暖流湧到的時刻」。如果是依著小說家筆下的南方澳漁港,再往東側的海彎走去,過南方澳跨港大橋後,你會看到有一片由陸連島及沙洲連貫而成的「沙頸岬地形」,整個海舺的岩礁地形呈現豆腐塊狀,故當地人膩稱它為「豆腐岬」。

豆腐岬是屬於「內埤村」的海域,當地人俗稱此海域為「內埤仔」,原是平埔族噶瑪蘭人的聚居地。一九五五年時,政府將小埤擴建為內埤港口,一九五九年竣工後,成為南方澳第二漁港區。漁港外側以沙丘堤岸與太平洋相隔開,面對太平洋的沙丘,就是景觀優美的「內埤海灘」。整個豆腐海岬呈現弧狀凹槽面向海洋,除非是熟門熟路的旅客,否則鮮少有外地旅人會進入此海灘、海岬嬉水弄潮。也正因非有識途老馬的在地人帶路的話,一般的觀光客是無緣一睹此處漂亮的海岬風光,以及晨旭上昇、夕陽餘暉中,長堤上欣賞漁帆歸航的諸多美景。

豆腐岬南側突出的陸連島,名為「菜刀嶺」,海岸上怪石嶙峋,海岸邊的海蝕洞奇景,是吸引海上獨木舟團體前去造訪的重要原因。我們今日前來此地的原因,也正是小孩將隨著親戚與其友人的獨木舟團隊,進行由豆腐岬出海、東澳「粉鳥林」登陸的獨木舟探險活動。

清早天剛亮時,我目送他們一行人出海後,循造船巷、內埤路往內埤漁港方向前去,轉進學府路上行約100公尺處,視野突然豁然開朗,內埤海岸的細白沙灘遠景、渾然天成的優美弧線再次呈現眼前。鄉公所於海岸邊築有高台的觀海亭,於亭台眺望太平洋萬頃碧波的海天麗景,原本為小孩的海航還有杞人憂天的心情,已被令人神往的景色拋於腦後了。

此處的美景因是無甚名氣的觀光景點,不受大量湧進的觀光遊客打擾、破壞;當地的人也因還保有熱心爽朗、不富心機的傳統純樸心性,因而能夠將自然形成的美麗景象,積極維護的想留予後人享用的胸襟,我不禁羨慕起居住在此地的在地人,能擁有它處居民所沒有的最大幸運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