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之家

 



汐止─作埤內古道



清晨,是一個間有陽光露臉的好天氣,異於昨日的陰霾天候。今天下午因與老友們尚有「舊金山總督溫泉」的泡湯之約,故聽從Tony的建議,挑走『最輕鬆、也最有走「作埤內古道」感覺』的緩步行程

行程紀錄如下:

09:05 帶著從Tony網站上下載的地圖及相關記錄,從家中開車出發、走北二高下汐止交流道後,再一路尋到「汐平公路」的入口。抵1K處的「石門坑福德宮」停車,拍下「大正十三年」四月立的「石門橋」石碑,以供留作日後開啟回憶資料庫的鑰匙



大正十三年的「石門橋」石碑

進入「鵠鵠崙路」


「鵠鵠崙路」與「內曾路」的

大頭茶盛開著



09:20 汐平公路與「鵠鵠崙路」叉路口,選擇右上行的「鵠鵠崙路」進入,可抵達「鵠鵠崙路」與「內曾路」的路口

09:43 遇「鵠鵠崙路」與「內曾路」的叉路口,選擇左邊的叉路進入「內曾路」(榨埤產業道路)

09:45 行不久,車行先過「展望峰」的登山口後的不遠處,在「榨埤產業道路」上的左側,遇一由鐵皮屋所搭建的民宅,民宅門牌號碼是「內曾29」。在民宅右側、大轉彎的林下,遺有日據時代「大正五年」(1916)的古樸土地公廟及石碑一座。林下搭配有清幽、舒適的清風徐徐,整個山林氛圍與古樸土地公廟更顯得相得益彰

10:05 此時誤判Tony地圖標示的我,一路直駛車輛進到「榨埤產業道路」路底的曾家民宅空地上。整裝後,再度發揮我不會識圖的迷糊本性,便依著民宅狗籠旁的「古老、斑駁石階道」,一路歡喜的行至最上方的桂竹林叢,此時認真的努力四下搜尋路痕的蹤影,卻是前無來路的荒草漫漫

10:15 退回至民宅的中途,遇見曾家91歲高齡、身體仍是相當硬朗的老爺爺,笑容可掬的帶著一把長形「掛刀」,要到菜園砍除雜草去



大正五年的古樸土地公廟及石碑

 

「作埤內古道」的正確入口



誤入山林遇見的美景



10:25 拿出地圖向曾老爺爺請教「作埤內古道」的正確入口。耳聰目明的曾老爺爺勸我說「那一條古早路,已經被颱風破壞掉了,也有很長的時間沒有人行走了」。老爺爺還說我要「相招」找伴去,一個女孩子不要單獨去比較「卡安全啦」。我也向「長得超帥」的老爺爺問清楚,他年輕時是否曾走過「作埤內古道」後,要幫他拍照時,老爺爺還很靦腆的說「也沒有穿的很整潔,這樣拍會好看嗎?」。好可愛又親切的一位長者

10:35 從路底的曾家返退回到離「作埤內古道」不遠處的另一「曾家」,將車停在「鵠鵠崙高介66」電線桿下

10:45 進入平緩、寬敞「作埤內古道」的腰繞山徑,是由黃土泥路與鋪滿紅楓落葉的「軟路」,兩側低海拔的林相也蓊鬱,對岸山區忽隱忽現有雞犬鳴叫的喧聲入耳,果真是一條輕鬆好走的古道。不多時,一大片盛開、紫藍色調的「大菁」迎向我,此時,古道分為左右岔路。向右走,可抵葉家新建的鐵皮屋;向左走,才是「作埤內古道」的正途。藍天隊在此立有指標,應不虞有誤入歧途的機會

11:00 進入葉家荒廢古石厝的區域時,林下兩旁除有「大菁」、野薑花外,還有別稱「扇葉葵」的蒲葵遍野茂盛滋長著。早在遠古時代以前,我們的老祖宗已知曉利用蒲葵的扇形葉來製作斗笠,或是搧風時的葵扇;且蒲葵莖的葉鞘因具有纖維,也是製作繩索等物品的最佳資材。由此推論,早期在此山區的住戶,除有種植「大菁」供作「菁碇」的製作原料外,或許也有製作蒲葵繩索與棕毛掃帚、刷子以及農用簑衣等額外的經濟營收



可愛又親切的長者



鋪滿紅楓落葉的古道

藍天隊在此立有指標



11:12 過葉家的荒廢古石厝後的清幽小溪,是許多登山記錄上盛讚的絕佳午餐地點。不過,離我用餐的時間尚早,便再往前行進入青翠山林間。此時,從對岸葉家的古石厝方向傳來大批的雜沓人聲

11:25 遇一隊約有30餘人的登山隊伍。帶隊的領隊在行進間,邊為隊員解釋:「這一條古道的名字是叫作石硿子古道,我小時候常在這山區走動」。石硿子古道?那許多的登山記錄上是寫的「作埤內古道」,難道是另一條古道嗎?聽的有點「霧煞煞」的我,不禁主動拿出資料與地圖想與那位領隊作驗證,結果他觀看過後竟說是他的「口誤」

11:30 目送大隊人馬從我前方走過,在此處決定往回退走到停車處,軀車直接從汐平公路的「磐石嶺」往下走到此處,以銜接O形的古道行程。否則,倘是一路跟在30餘人的後面行進古道的話,喜清幽的心情及古樸古道的氛圍,將蕩然無存!

11:55 回轉到曾家路側的停車處,再依著「榨埤產業道路」來到汐平公路與「鵠鵠崙路」的交叉路口。續前行不遠過轉彎處,暫停車、越過馬路去看「大正四年乙卯冬立」的「下石硿福德宮」。據當天在場的一對中年夫妻說,「下石硿福德宮」原來最古老的土地公,已在前些年被偷走了,現在是徒剩「廟中廟」的空廟而已。再續行前往汐平公路11.5k的「磐石嶺」



紫藍色調的「大菁」迎向我

蒲葵翠綠盎然


清幽小溪畔



葉家荒廢古石厝

大正四年乙卯冬立的「下石硿福德宮」



12:35 從「磐石嶺」福興宮的對面右方樹上有藍天隊新立的指標「往〝作埤內古道  內曾路  鵠鵠崙〞約90-120分」,踩踏過由福興宮隨意倒棄的廢土堆,取左下進入山林間

12:45 一路陡下切的地形,直至進入杉木林立的路段

13:15 過筆筒樹架構而成的簡易木橋,杉木林立與青苔遍生於樹幹上的翠綠景觀,令人忘卻先前陡峭山徑的辛苦攀走

13:45 沿乾溪溝一路下行,其間需跨越三次的小乾溪溝。遇一平坦的竹林叢空地,旁邊也有廢棄的古厝,溪流是在右側的方向

13:50 穿越竹林叢的中間小徑,續前行又再次過溪

14:15 過溪後的路段,是一路的平緩腰繞路,此時溪流是在左側的下方緩緩流動



「磐石嶺」上有藍天隊新立的指標

筆筒樹架構而成的簡易木橋



14:45 又再次過溪到右岸,循溪的右岸山徑而行,遇路底轉左下乾溝路,此時,已回到早上抵達第二棟葉家古石厝的地點,也是我決定脫離大隊人馬高音頻的退返點

15:00 繞過葉家的荒廢石厝,在清幽小溪邊享用午餐。細看今日所行進的路線,倘是對照Tony的『東山國小至汐平公路仁愛橋的東山溪上游處的「榨埤內古道」』來看古道走向的話,我今日所行進的路段,除了是與Tony所行過的路段稍有差異外,連「榨埤內古道」的後段行程,尤以從「磐石嶺」一路陡下到中途另一荒廢古厝的路徑,嚴格說來,與我先前所認知的古道定義及路線,是大相逕庭的

15:25 午餐過後,再依著來時路,一路緩上行回到汐平公路「磐石嶺」的停車處,結束今日「作埤內古道」的輕鬆行程

行旅日期:2007/12/16



杉木林立的路段

林間清幽氛圍



光影流動中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