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之家

 



坪林-大舌湖健行步道



已是深秋的節氣了,竟然還會有中度颱風來襲的機會。據氣象局的資料說,中颱「米塔」預計在明後天11/26 - 11/27是影響台灣最明顯的時候。因此,受到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的影響,今日在迎風面的北部、山區與東半部都會有豪雨發生的機會

但是,清晨拉開我臥室的窗簾,新店山區卻是有晨曦微露的好天氣,因此,想出去戶外走走的心情,便微微蠢動著。最近的假日,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辦法出門爬山了,除了是需要代替「家中戶長」與其他的兄弟們輪值的侍親原因外,每當是我輪值的空檔假日,卻又會碰上天空不作美的掃興。因此,生活,就只能心有未甘的擺盪在山居的小小空間之中



大舌湖健行步道指標

粗石斛吊橋


藍色調的粗石斛吊橋

遠眺的山景迷濛



午后,趨車離開山居的小小空間,前往北勢溪蜿蜒流經的坪林鄉。當車行進入「北宜高」的快速行駛時,颱風「共伴效應」的降雨情況,明白的顯現在我車窗前忙不停歇的雨刷上。過「虎寮潭吊橋」後的虎寮潭產業道路上,有施工中的大卡車阻擋了去路,幸好,在施工人員的導引下,我的車身方能緩緩脫離了與大卡車輪胎「親吻」的機會、、 

坪林山區如豆般粗大的雨滴不斷飄落著,將「粗石斛吊橋」藍色調的橋身滌濾的煥然一新。撐傘走在潔淨吊橋上的獨行旅人,在雨滴、潺潺溪水與翠綠茶園的綠意環抱下,不禁停下腳步從被雨滴拍打的吊繩縫隙,望向橋下北勢溪流的湍急白浪。

在風聲、雨滴的時光交錯中,清新的山區空氣中,恍惚傳來多年前我們一家四口,曾在吊橋不遠方的竹林叢內,對著星空高唱著五音不全的餘音裊裊、、。當年猶是稚氣未脫的倆個小男孩,如今都已長成比我們夫妻倆還高壯的身材了。美好的歡樂時光,總如白駒過隙般的令人晞噓



步道沿途的植栽→油桐

 

澄澈的湛藍



具古味的粗石斛吊橋



沿著山徑蜿蜒而上的「大舌湖健行步道」,全程皆以水泥材質鋪設,究其用意應是便利步道旁的農家,運輸農作或是農用機具進出方便所致。此種水泥材質的步道,與我平時喜踏走「自然山徑」的習性大相違反,不過,雨中無人跡的步道上,只有北勢溪傳來鳴耳的轟隆聲與大自然清新的氣息相伴。此種能在雨中輕鬆行走又能令人心曠神怡的水泥步道,倒不失為是雨天可盡享自然搖曳生姿又愜意的緩行路線

天空,像是織就了一張漏水的大網,滿天俱是細密的雨滴飄落。在滂沱大雨中約是半個小時的緩行,遍身濕漉漉的旅人終於抵達「大舌湖32號」的古樸石砌古屋。徜徉在充滿芬多精香氣的自然環境中,縱觀遠方的山景矇矇與其下湍急的北勢溪奔流,觸手又有層層茶園的新鮮與蔥綠,坪林山區的雨中朦朧,猶如世外桃源般的引人入勝。

坪林鄉的山水景點以北勢溪谷為主,北勢溪則為翡翠水庫的上游,沿溪流處傍溪闢建有多條的「觀魚步道」,是坪林鄉營造優質生態旅遊的利基。而蜿蜒、狹隘的產業道路又大抵構築於低海拔山區的原始密林中,在原始密林中的植物分佈以族群數量極少,且以不連續分布僅於坪林台東大武附近山區,與闊葉樹混生的常綠喬木-「台灣油杉」最具代表。坪林的好山、好水兼有台灣特有的樹種,正是「坪林風情」除了吸引夏日戲水人潮外,可另行結合自然與人文資源的特色,開拓冬季生態旅遊的未來趨勢。



雨中的清新



山茶初綻放

觸手可及的翠綠



今日雨中「大舌湖步道」的終點,止於「大舌湖32號」前方茶園的寬敞產業道路。再續行到漁光派出所前的保安宮廣場的路段,因曾於先前的夏日坪林─大舌湖、闊瀨尋幽旅程中踏行過日因有颱風外圍環繞下所引發的狂風兼大雨滂沱,就不適宜再繼續前行了

當離開「粗石斛吊橋」的周邊山林後,車行續蜿蜒在「北42鄉道」(坪雙公路)迂迴起伏的產道上,陸續經過生態遊學著稱的「漁光國小」、鮮豔色彩的「南山寺」之後的村落、客運站牌名稱為「乾溪」。行政區域屬坪林鄉漁光村的「乾溪」山區,僅有寥寥幾戶的山村散戶,惟「乾溪」山區在晨曦中、在雲霧與疊障青山間所構成令人驚奇的雲海美景,曾無數次縈迴在我腦海中、、

從「北42鄉道」過乾溪村落後,我的車行不再深入到「黑龍潭營地」的方向,而是在中途的左側方遇有指標處,選擇有一條可通往平溪鄉的「番子坑產業道路」、出東勢格地區的「乾溪產業道路」進入。隨著山勢的彎來繞去,迂迴起伏的「乾溪產業道路」兩旁的山林,有疊峰翠巒的飄邈,茂密的迷霧森林景觀也不時撞進旅人的視窗,令旅人心中不禁再一次的為自己小小的探險行動喝采起來

在此趟返國就業的初始,我還沒開始喜歡上爬山之前,便喜歡利用閒暇的時光,隨意的依著車上電子地圖的線條導引,任意的穿梭在近郊的山村、山野間的探險樂趣。因此,舉凡大台北地區的眾多鄉野路線,幾乎都有我曾以前述的車行方式一一「踏行」過。惟,今日「乾溪產業道路」幽靜與翠綠的景觀,卻是先前被我疏漏掉的新探路線。雖是一條曾被我遺漏過、不起眼的鄉間小路,卻有著與自己生命底層最最契合的喜愛情感



井然有序的茶圃

大舌湖22號的石砌老屋


半弧形的觀景台

雨中的燈籠



 

「乾溪產業道路」上讓我再度驚喜的新發現,是在進入小產道不遠處的左側邊坡上,遇見了一座石砌的古樸土地公廟,以及隱身於古樸土地公廟後方,早昔由三塊巨石構成的「石棚土地公」。目前在石棚的下方,猶供奉著一塊石頭公。如此難能可貴的「石棚土地公」,是早昔山區住民心靈上的庇佑之神,也是一般先對土地公最簡樸的膜拜方式以往我們一行好此道的山友,總是需要流下辛苦的攀走汗水或是在古道上多方尋覓,還尚有不得遇見的遺憾。今日的我,竟能不費吹灰之力就在「乾溪產業道路」上,輕易的讓我給遇見了「石棚土地公」。

 

從「乾溪產業道路」一路上行到路底的右側,又再度讓我遇見另一座的石砌土地公廟。依此情況判斷,「乾溪產業道路」在還沒有闢建成公路以前,很有可能也是一條頗有歷史的古道。這樣的驚喜發現與欣喜的感覺,在我曾踏足過的眾多山徑之中,亦並非隨處可覓得、、。

 

回家後,詳細的搜尋「蕭郎」的登山記錄,又讓我再一次的湧現驚喜心情。原來,從坪林端的「北42鄉道」可通往「大舌湖山」出「平溪鄉」的路線,蕭郎早已在2004/01/14用雙腳一步一腳印的踏足過。

 

逐一細看著蕭郎往日的足跡,幾乎是重複著我今日的車行軌跡,我不禁要再一次讚嘆這個獨領北部郊山風騷、GPS記錄的先行者連蕭大俠自己在此篇記錄的文末也是如此寫著:『、、GPS記錄下今天共走了31.6公里,尾數大約是山路總和,單單公路就走了約30公里,打破蕭郎紀錄。呵呵,各位看倌,你是否如同我一樣,深深的崇拜著這樣的健行偶像呢。

行旅日期:2007/11/25



漁光村乾溪土地公廟

昔時的石棚土地公



三向道路交匯點上的土地公廟

三向道路的指標(土地公廟位在前方的右側)



猶存一抹翠綠的冬景



回首頁

 


<!--